过刊目录

  • 2015年, 第34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5-06-05
      
  • 全选
    |
    博士论坛
  • 周波, 周超
    2015,34(3): 1-6.
    摘要 ( ) PDF (824 KB) ( )

    美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水平堪称全球霸主,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美国体育产业的高度繁荣,源自其已经形成一种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强大核心竞争力,使之保持着强盛、持续的发展动力;而究其原因,美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保持,又有赖于其良好的生长机制。深入剖析美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其生长机制,对于培育和提高我国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高旭, 柴娇, 孟宇
    2015,34(3): 7-12.
    摘要 ( ) PDF (437 KB) ( )

    利用锻炼参与问卷、老化态度问卷、一般自我效能问卷和基本认知能力测验2.0版对190名中老年锻炼者锻炼行为及心理特征进行测量,以验证老化态度、一般自我效能在中老年身体锻炼-认知功能间的中介作用。结构公式模型与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1)身体锻炼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且间接效应大于直接效应;2)身体锻炼-认知功能中介模型拟合度较好,老化态度与一般自我效能作为中介变量较好地传递了身体锻炼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间接影响;3)每次锻炼1~2 h与2 h以上对老化态度、一般自我效能促进效果好于其他水平,锻炼6年以上对老化态度、一般自我效能促进效果好于锻炼3年以内。以上结果验证了一般自我效能和老化态度的中介作用,明确了身体锻炼对中老年认知功能的积极效应,为促进中老年身心健康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肖华, 夏树花, 王钦澄
    2015,34(3): 13-16,26.
    摘要 ( ) PDF (657 KB) ( )

    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方法研究我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模式,在现状分析及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论证适合我国的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管理模式,得出结论:我国城市公共体育场馆采用民营化管理模式的重点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资源的合理介入,对于不同规模、类型的体育场馆民营化模式和市场资源介入程度应该有所区别。

  • 李恒江
    2015,34(3): 17-21.
    摘要 ( ) PDF (409 KB) ( )

    基于社会融合视角,在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基础上,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体育权益进行解读,分析他们体育权益缺失的现实障碍,提出解决他们体育权益保障问题的对策,旨在呼吁社会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维护他们的体育权益,加快融入城市的步伐。

  • 夏琼华
    2015,34(3): 22-26.
    摘要 ( ) PDF (506 KB) ( )

    美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管理理念、运行经验和发展模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为此,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重点对美国哈佛大学、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杜克大学、乔治敦大学的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促进我国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可持续发展的相关重要启示。

  • 朱建勇, 谈艳
    2015,34(3): 27-31.
    摘要 ( ) PDF (357 KB) ( )

    近年来,社会网络概念在不同学科领域受到广泛讨论与应用,尤其在当今组织行为研究议题的探究及其贡献上,更是受到国内外诸多学者的关注。社会网络分析主要在了解网络结构中彼此关系及其关系资源的获取、交换与转移,基于此,本研究目的旨在通过文献分析法,阐述社会网络的源起与概念,进而描绘体育运动组织中的社会网络,并据以提出社会网络概念在体育运动组织研究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显示,社会网络分析对于体育运动组织研究所提供的分析视角层次性、研究议题拓展性及分析方法多元性,不仅可深化当前体育运动组织行为研究的内涵,也可拓展未来研究的多元化提供不同以往的体育运动组织研究取向。

  • 姜广义
    2015,34(3): 32-35,48.
    摘要 ( ) PDF (688 KB) ( )

    宣誓是“大型仪式活动中公开声明严守约规的誓言”。宣誓的意义在于公开表示自己的决心,以示信守。宣誓的道德基础是“承诺原则”“信用原则”的实践,展现身为人的尊严,彰显人本身具有的绝对价值。文章通过奥运赛事的实例进行论证分析,展现当今社会“真善美朴”的运动价值观。透过对宣誓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分析,把握宣誓的真义内涵,强调运动内在价值,重新赋予其体育伦理学上的实践意义,在心理上正视自己庄重的誓言,并从哲学上思辨,厘清自己的价值观并采取行动,做到“言出必践、知行合一”,在意识形态领域构造自己的人生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邵源, 张现成, 刘红霞
    2015,34(3): 36-39.
    摘要 ( ) PDF (394 KB) ( )

    为消除社会各界对政府办赛社会效益的质疑,推动政府办赛为民的可持续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专家访谈法等,以近年举办的大型体育赛事为个案,探求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改善民生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手段;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可以增强人民的民生权益保障意识,可以完善服务民生、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的社会规制,可以拉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可以加速政府改善民生的社会实践等促进作用。同时,政府办赛也会滋生追逐政绩,导致行为失范和办赛惠民的盲动性和效率低下性。针对政府办赛的双重社会效益,提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当地政府改善民生构成倒逼机制并为改善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大型体育赛事举办与改善民生之间存在着既矛盾又相互统一的辩证关系。3)必须转变政府职能,发挥政府在赛事举办和改善民生中的主体作用,建立起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促进政府办赛惠民决策的科学化、法治化、高效化。4)建立科学的政府办赛绩效考核机制,规避政府办赛惠民的盲动。5)政府办赛要优化公共资源,节俭办赛,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改善民生的实际需求中去。

  • 张翔, 周琪, 孟明亮
    2015,34(3): 40-43.
    摘要 ( ) PDF (348 KB) ( )

    “体育”概念的核心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使“体育”的外延不断被扩大,而被动承载了过多的学科内容。为了使“体育”的概念更为清晰,“体育学科”更好地发展完善,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体育”概念核心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结果表明:我国现有“体育”概念已不能涵盖快速发展下的现代体育的全部内容,建议重新定位“体育”概念的归属,将体育回归“教育”;并改变原有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的上位概念为运动,将研究人体运动的学科命名为“人体运动学”(Kinesiology),使“体育”真正纳入科学范畴。

  • 高观福, 徐通
    2015,34(3): 44-48.
    摘要 ( ) PDF (428 KB) ( )

    “消费主义”在以经济为中心的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个主题。一方面,“消费”促进了物质的生产和经济的繁荣,进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消费”的巨轮泥沙俱下般地把人们卷入了盲目消费的漩涡。人在消费的轨道中异化了。面对当前的金融海啸,“消费”这支达摩克里斯之剑令世界各国如坐针毡。笔者通过梳理消费主义社会的成因和面临的困境,分析消费主义对人类休闲行为的影响。进而阐述以身体经验为特征的运动休闲是抵抗消费主义,缓解经济危机,遏制人的异化的有效手段,并可以通过以身体经验教育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理想。

  • 张建会, 孙班军
    2015,34(3): 49-54.
    摘要 ( ) PDF (458 KB) ( )

    回顾30年间高尔夫运动在球场建设、高校高尔夫教育、高尔夫消费人口、高尔夫代表队、高尔夫社会组织、高尔夫赛事等方面的发展经验;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引导高尔夫球场建设理性发展、促进高校高尔夫球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宽高尔夫消费群体的层次、塑造良好的高尔夫职业球员成长的制度环境、加强高尔夫社会组织和专业媒体传播高尔夫文化的力量5个方面展望高尔夫运动的未来发展趋势。

  • 李航, 赵宏雯, 连诗亮
    2015,34(3): 55-58.
    摘要 ( ) PDF (578 KB) ( )

    构建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已成为当前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笔者剖析了公民活动社会终端——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问题,提出了构建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的全新理念,论证了影响社区健康运动促进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构建了运动健康社区服务模式,阐明了运动健康服务社区模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 楚海月
    2015,34(3): 59-63.
    摘要 ( ) PDF (389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证分析法对高校学生体质测试长跑猝死事故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学生猝死事故中各方主体应负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高校学生体质测试长跑猝死事故中,对学校的责任认定是事故处理的核心问题;事故处理中学校与猝死学生家长属民事法律关系范畴;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以上述分析为逻辑起点,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司法解释等对该种事故中校方、教师、学生、家长的法律责任进行分析,以为各方主体提供规避法律责任的风险防范措施。

  • 运动人体科学
  • 胡志刚, 周蕾, 丁树哲
    2015,34(3): 64-67.
    摘要 ( ) PDF (359 KB) ( )

    从肌细胞线粒体通透性转运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角度,探讨有氧训练抗运动疲劳的效应和机制。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D)、力竭运动组(L)和有氧训练组(T),每组8只,T组进行6周有氧训练后,将L组进行力竭游泳运动,记下至力竭时间,T组再进行同等时间的游泳运动,运动结束后即刻处死大鼠,并进行MPTP开放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及线粒体Ca2+转运检测。结果:1)与D组相比,T组和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1);与T组相比,L组MPTP开放检测吸光值显著性下降(P<0.05)。2)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荧光值显著性升高(P<0.05)。3)与D组相比,T组和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和P<0.01);与T组相比,L组线粒体Ca2+转运检测吸光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力竭运动会引起MPTP的高通透性开放,造成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Ca2+大量释放,而有氧训练可以显著性地降低MPTP的开放程度,减少线粒体膜电位和Ca2+的丢失,从而减少线粒体的损伤。

  • 郑孟君, 曹建民, 郭娴, 周海涛
    2015,34(3): 68-73.
    摘要 ( ) PDF (503 KB) ( )

    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TM组灌胃采用黄芪、红景天、丹参、苦参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剂量为1 g·kg-1,体积为5 m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 h,采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IL-18 mRNA、TGF-β1 mRNA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 mRNA、IL-1β mRNA、IL-6 mRNA和IL-18 mRNA表达,OM、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T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致大鼠发生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同时ECM沉积加强。补充补益中药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TNF-α、IL-1β、IL-6、IL-18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过度训练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抑制ECM的合成和(或)促进ECM的降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延缓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对肾脏的损害。

  • 邹晓峰, 陈琼
    2015,34(3): 79-82,88.
    摘要 ( ) PDF (646 KB) ( )

    目的:观察长期运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安静时、运动中及运动后恢复期心肌电复极特征的影响。方法: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筛选24名左心室肥厚运动员(LVH组),另外选取20名未经训练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受试者进行一次递增负荷运动试验。于安静时行超声心动检查和心电图(ECG)检查,运动后即刻以及运动后恢复期再次测定ECG。对比两组心脏形态学指标(LAD、IVS、LVPWT、LVEDD、LVESD、LVMI)、心功能(EF)以及心肌复极参数(QT间期、QTc、QTd、Tpe-Ave、Tpe-Max、Tpe/QT比值)的差异。结果:1)超声心动检查:与C组比较,LVH组IVS、LVPWT、LVEDD、LVESD、LVMI和EF均显著升高(P<0.05)。2)ECG检查:安静时LVH组QT间期、QTc均高于C组(P<0.05),其他参数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至力竭时,与安静时比较,两组QT和Tpe均下降(P<0.05),其他参数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两组QTd呈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后恢复期,除QT间期外所有参数与安静时比较以及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长期运动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心脏形态学指标、心功能及安静时、运动中、恢复期的心肌电复极特征参数带来良好的适应性变化。

  • 高珊珊, 黄婉婷, 闫旋飞, 衣雪洁
    2015,34(3): 83-88.
    摘要 ( ) PDF (468 KB) ( )

    肥胖是包括脂肪肝在内的多种病症致病的危险因素。肝脏是调节脂代谢的重要器官,脂质在肝脏的过度沉积是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重要标志。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联素(ADPN)是肥胖者体内唯一下调的脂肪因子,可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AdipoR)结合而激活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来调节肝脏的脂代谢,控制NAFLD的发生发展。上述各因子的表达水平直接影响到肝脏脂代谢的调节。运动减肥可明显减轻NAFLD程度,一旦停止运动可能会导致NAFLD的反弹,但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因此,对肥胖、运动与ADPN及其受体后AMPKα、PPARα信号传导对脂肪肝及脂代谢的关系进行探讨,力图为肝脏脂代谢的分子作用机制、运动防治NAFLD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贺强, 丁树哲
    2015,34(3): 89-94.
    摘要 ( ) PDF (902 KB) ( )

    肌肉力量和耐力是骨骼肌功能的体现,高水平运动员需要较高水平的骨骼肌做功能力,需要依据项目特点不断地进行抗阻练习和耐力训练。专项训练可诱导骨骼肌、心肌等器官在功能和代谢上产生相应的适应性变化。microRNA(miRNA) 是一类非编码性RNA小分子,通过自身“种子序列”与靶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结合,抑制mRNA翻译或降解mRNA,从而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调控几乎所有细胞生物分子事件。microRNA与骨骼肌生物学关系密切,在调控骨骼肌发育(增殖、分化)、线粒体生物发生、胰岛素敏感性、氧化还原稳态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iRNA是骨骼肌运动适应中的重要一环,总结了microRNA与骨骼肌生物学关系,在骨骼肌运动适应中的作用,并展望了microRNA在运动损伤康复领域的应用前景。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张清华, 董德龙
    2015,34(3): 95-100.
    摘要 ( ) PDF (672 KB) ( )

    运用测试、数理统计等方法,完成了对我国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13名)3种不同桨频(20桨/min,26桨/min和34桨/min)下的技术动作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并与国外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1)国内外赛艇运动员不同桨频下的划距和相对划距曲线变化特征相似,在同一桨频下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数值上优于国内运动员;2)国内外运动员的力值变化并不一致,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最大下肢力量并不一定随着桨频的增加而增加,而国内运动员呈递增特征,且在不同的桨频下,两者的最大桨柄拉力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国内外运动员之间的划船轨迹重复性相对稳定(RP值范围0.038~0.057),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存在,但国内运动员随着桨频的增加重复性系数有增大趋势,且表现出一定的技术不稳定性。结论:建议我国运动员在划距与桨频的搭配中,应注重划距的获得,同时,加强不同桨频下的技术稳定性和改进躯干的后仰角度。

  • 蔡赓, 张驰, 李格
    2015,34(3): 101-104,110.
    摘要 ( ) PDF (625 KB) ( )

    目的:初中阶段是正确的社交观念、积极的交流心态和良好的社交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平台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领域。方法:以男女分班和混班两种教学组织形式为背景,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探讨不同的分班组织形式与社交回避及苦恼之间的关系。结果:混班学生与分班学生在社交回避和社交苦恼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分班学生比混班学生有着更高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社交回避及苦恼的显著性差异体现在女生中,分班女生比混班女生有着更高的社交回避及苦恼。结论:混班教学组织形式更有利于改善学生的社交问题;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到分班形式的影响,混班教学更有利于改善女生的社交回避及社交苦恼。

  • 杨辉
    2015,34(3): 105-110.
    摘要 ( ) PDF (397 KB) ( )

    为探索与比较影响中外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采用文献分析法搜集整理西方关于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的研究,包含Oakley and Green、Digel、Green and Houlihan与UK Sport的研究成果,以及我国梁晓龙、鲍明晓、张林关于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的研究,比较分析其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国外影响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因子中以UK Sport研究成果最为成熟。而梁晓龙等我国举国体制基本体系内容不但包括了UK Sport 所提出的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更有对外联络体系、反兴奋剂体系及激励奖励体系。梁晓龙等的12项举国体制“基本体系”与UK Sport 9项竞技体育发展“关键因子”,从其内涵看都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成功经验,两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与重叠。

  • 王勇
    2015,34(3): 111-114,118.
    摘要 ( ) PDF (733 KB) ( )

    中国男子体操队虽然在近两届奥运会上都摘得团体赛的皇冠,但是其他国家也不甘示弱,纷纷跟随其后,我们要想保持强制恒强的不败地位就必须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法对近两届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前6名参赛数据进行系统归类分析,提取男团体操统计学意义上的战术特征包括:选手年龄、身高特征、单项排名布局特征、项数参与布局特征、单项得分制胜判别特征。认为我国男子团体操总体成绩与选手年龄和单项水平有着密切关系。建议战术上遵循判别函数;比赛人选上要选择经验丰富且有超高技术和稳定性强的老运动员去参加国际大型比赛;旨在为我男团在连续两届卫冕的优势下继续全面深入探索参赛制胜规律提供参考。

  • 何钢
    2015,34(3): 115-118.
    摘要 ( ) PDF (501 KB) ( )

    在阐述“表演”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认为表演特征契合高校体育教学目标。从创设比赛教学情境、角色、舞台布景和表现性评价入手,对高校体育教学进行设计。新时期体育教学设计应重视以学生为角色核心的表演,把表演的教育性集中加以发挥,促进人的生成与发展。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白蓝
    2015,34(3): 119-125,131.
    摘要 ( ) PDF (1098 KB) ( )

    采用文献计量法、内容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武术文化比较文献进行计量统计,并对武术文化比较研究中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以及主题内容等归纳分析,在此基础上探究武术文化比较中的存在问题与研究前景。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文化比较的研究视角涉及哲学、传播学、教育学、美学、宗教学等领域,学科交叉的视角比较明显;方法选取主要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并强调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但也暴露出错将方法论理解为研究方法的问题;主题内容上关注身体认知对武术文化形成的作用,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传承规律的区别,国家政策、媒体推广、商业运作等武术国际化推广的战略差异,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编写对武术教育训练的影响,社会环境变迁与武术文化发展之间的演化规律。建议武术文化比较研究要注重从文化要素静态向历史过程动态,由文献资料梳理向田野调查实证,由武术文化主体向武术文化生态等比较方式转变。

  • 苏健蛟
    2015,34(3): 126-131.
    摘要 ( ) PDF (1242 KB) ( )

    为预防鞭腿技术动作运用不规范对支撑腿膝关节造成的运动损伤,运用VICON System 3D运动采集系统与Polygon分析软件,对鞭腿击打3种不同类型目标研究表明:支撑腿膝关节的外展内收、回旋角度、回旋角速度及回旋力矩等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鞭腿击打沙包时,支撑腿膝关节外展内收、大幅度回旋运动导致角速度方向快速变化;支撑脚触及测力台的峰值地反力瞬间到作用腿击打目标物瞬间,支撑腿的膝关节角度快速内收、外旋运动,因受到地面反作用力的冲击导致膝关节运动速度减慢、外旋角度减小、关节力矩加大,导致支撑腿膝关节部位上下扭转,成为支撑腿膝关节运动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

  • 方志新, 姜娟
    2015,34(3): 132-137.
    摘要 ( ) PDF (377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的全部单练项目的难度选择与完成情况进行研究。发现作为国内顶级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为了确保成功,在参加国内顶级的武术套路赛事时,在难度的选择方面却不够顶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在难度部分的规定方面还存在不足。建议《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应对难度部分进行以下补充:1)对不同级别武术套路比赛中的难度数量与等级进行规定;2)对武术套路不同段落中的难度数量进行规定;3)对武术套路全运会比赛中创新难度进行规定,通过《竞赛规则与裁判法》的引领,使竞技武术套路难度与武术技术的发展相得益彰。

  • 赵振浩, 刘明胜, 包呼格吉乐图
    2015,34(3): 138-140.
    摘要 ( ) PDF (328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就作为展示民族文化软实力、扩大国家影响力的蒙古族那达慕体育文化国际传播对象、策略及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蒙古族那达慕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是给谁传播、怎么传播,海内外国际友人、留学生和在蒙人士是主要传播对象,要向其传播蒙古族那达慕技艺;借鉴西方体育传播经验,选择合理、有效的传播方式是其传播策略的关键;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国那达慕的际交流而走向世界;通过教育手段培养蒙古族那达慕的传播人才;通过“男儿三艺”构建其文化空间;运用创新的现代那达慕技艺进行那达慕的传承、发展和推广。

  • 方征
    2015,34(3): 141-144.
    摘要 ( ) PDF (419 KB) ( )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访谈等方法,对位于云南省弥勒县的彝族山村可邑村进行了文化生态及体育产业化开发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节日是可邑村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摔跤、阿细跳月、祭祀仪式等活动更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可邑村传统体育文化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经济效益,同时更要注重精神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