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2年, 第4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5-20
      
  • 全选
    |
    专题研究:体医融合
  • 刘晴, 王世强, 黄晶
    2022,41(3): 1-7. doi: 10.12163/j.ssu.20210427
    摘要 ( ) HTML ( ) PDF (623 KB) ( )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从钻石模型理论视角对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发展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推进过程中存在协调发展机制缺乏,政策体系有待细化;生产要素薄弱,服务供给缺乏支撑;认知观念固化,消费意识有待引导;外部支持环境不完善,市场要素活力未能调动;产业链尚未形成,配套设备供给乏力等问题。基于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认为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推进过程中要强化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发展的政府作用、夯实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的高级生产要素基础、激发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的需求、营造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的市场环境、拓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的支持产业。

  • 段德键, 李丽凤, 李印东, 李宏伟, 肖充
    2022,41(3): 8-13. doi: 10.12163/j.ssu.20201306
    摘要 ( ) HTML ( ) PDF (439 KB) ( )

    随着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治愈者面临新的涵盖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复杂的康复问题,这是当前疫情阶段的重大挑战之一。主流医学的还原论理念存在一定局限性,很难全面把握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以武术、中医、西医的健康追求为融合的逻辑起点,以系统理论为基础,力图构建“武医融合”康复理念体系,并从整体性、层次性、开放性3个维度阐述该融合体系的优势功能与价值。研究认为“武医融合”康复理念体系是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的有效负熵方式,能够兼顾新冠患者的整体与局部康复,并根据复杂环境与生命的变化随时调整负熵方式以适应新情况,可为体医部门协同治理、新冠肺炎康复处方研制、远程医疗技术推进提供患者康复的新思路。

  • 赵暘, 吴小圆, 任占兵
    2022,41(3): 14-20. doi: 10.12163/j.ssu.20212218
    摘要 ( ) HTML ( ) PDF (537 KB) ( )

    通过质化研究中的序贯访谈法搜集经验资料,本研究从投资学的学科视角切入,基于健康投资理论探讨体医融合背景下马拉松跑者的健康收益、健康风险与策略选择。研究认为,马拉松训练与竞赛等行为是人们进行健康投资的一种非医疗干预行为,即通过健康投资(流量)来获取健康人力资本(存量)。这种行为的健康收益体现为以“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来积累人力资本,助推人的寿命递增和幸福提升;健康风险则兼具瞬时突发性与长期累积性,不同性质的风险在马拉松运动中重叠、交替地发生。据此提出马拉松跑者的健康投资策略:1)问题导向、预防为先。就瞬时突发性健康风险而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定期进行体质监测,高度重视体检报告;对马拉松心怀敬畏,关注在特定阶段容易发生的隐性健康风险。就长期累积性健康风险而言,在前端的风险预防环节要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训练计划;在后端的诊治康复环节则应及时处理运动损伤,保护易受伤部位,寻求专业运动康复指导。2)长期谋划、持久获益。树立长远健康投资意识,厘清当前消费和未来收益的关系;摒弃健康风险行为,养成健康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追求终身幸福最大化。

  • 学校体育
  • 王宁宁, 程文广
    2022,41(3): 21-28. doi: 10.12163/j.ssu.20212129
    摘要 ( ) HTML ( ) PDF (535 KB) ( )

    教育评价事关学校体育教育发展方向,深化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有助于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和逻辑递推等研究方法,全面阐述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的动因,系统审视学校体育教育评价目标、主体、客体、内容的嬗变历程及发展趋势。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审视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路向,提出路径指向:深化改革认知,完善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导向;凝聚价值共识,健全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标准;聚焦教育本体,拓展学校体育教育评价体系;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学校体育教育评价工具,以期为新时期学校体育教育评价改革提供参考。

  • 江娟, 程正义, 郭庆, 刘昕
    2022,41(3): 29-36. doi: 10.12163/j.ssu.20212338
    摘要 ( ) HTML ( ) PDF (550 KB) ( )

    梳理“双减”背景下新时代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机遇与困境,旨在明确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样态与行动选择,有效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进入新时代,社会转型、国家战略、政策导向以及个人发展诉求的转变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良机,但也使得学校体育在创新理念滞后、协调理念受阻、绿色理念缺失、开放理念不足、共享理念匮乏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凸显。未来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应坚持:创新驱动以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统筹协调以完善资源配置,推进区域均衡发展;绿色发展以拓宽学习场景,重塑校园体育文化;开放互鉴以旨向育人价值,深入推进“五育融合”;共建共享以创设联动机制,共享学校体育发展红利。

  • 郭家骏, 张宝军, 邢金明, 杨晋
    2022,41(3): 37-42. doi: 10.12163/j.ssu.20210388
    摘要 ( ) HTML ( ) PDF (452 KB) ( )

    体智能课程具有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积极作用,归纳整理幼儿体智能课程的关键经验对深刻理解和清晰把握体智能课程的有效实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借鉴意义。本文探究幼儿体智能课程关键经验的内涵、特征、教育价值和实践路径,认为幼儿体智能课程具有基础性、连续性、发展性、层次性、互动性、反复性的特征。体智能课程有助于培养幼儿主动参与、专心专注、坚持坚韧、勇敢自信等积极的个性品质,有助于培养基本的动作技能和终身锻炼的习惯,有助于发展认知、提升创新和社会适应能力。实施路径:意识先行,促进幼儿体智能课程关键经验的嵌入与落实;真抓实干,促进幼儿体智能课程关键经验的深入与推广;以点带面,促进幼儿体智能课程关键经验的贯通与融合。

  • 陈芳芳, 李英奎, 高亮
    2022,41(3): 43-48. doi: 10.12163/j.ssu.20220097
    摘要 ( ) HTML ( ) PDF (522 KB) ( )

    “课程思政”的提出标划了新时代我国各学段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起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在培养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的衔接作用和育人价值。本研究在论述课程思政提出的时代背景及价值意蕴基础上,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进行系统反思,认为其实践要旨为:育人为本,多向度找准体育课程思政新定位;协同育人,多维度打造体育课程思政新格局;全程育人,多层次开拓体育课程思政新路径。进一步对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现实困局进行分析,认为体育科学认知不全面,缺乏精准引导;体育精神培育不健全,缺乏人文支撑;体育道德培植不深入,缺乏柔性融入;体育品格培养不完善,缺乏靶向设计。最后提出中学体育课程思政的纾解之策:以体育人,融入体育科学教育,锻炼身心品质;以文化人,融入传统人文教育,锤炼体育精神;以德树人,融入德性认知教育,淬炼体育道德;以情感人,融入情感情怀教育,铸炼体育品格。

  • 吴丽芳, 杨献南, 付雯
    2022,41(3): 49-55. doi: 10.12163/j.ssu.20202096
    摘要 ( ) HTML ( ) PDF (542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社会网络分析法等,以我国校园足球治理现状为基础,深入剖析其存在的治理困境及产生原因,进而提出完善我国校园足球治理的路径选择。研究认为,我国校园足球治理成效较为明显,但仍存在政府部门多头混治、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监督评价不健全的问题。政府多头混治主要表现为“大部制”机构改革不完善、优势群体排他性等;社会力量参与不充分主要表现为专业协会、俱乐部参与校园足球的范围窄;监督评价不健全主要表现为监督主体单一、动态评价缺失。基于此,提出3条推进我国校园足球治理的路径:定权定责,明确校园足球治理权责边界;共建共荣,完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加强监督,推进校园足球治理制度创新。

  • 群众体育
  • 尤传豹, 刘红建, 周杨, 沈晓莲
    2022,41(3): 56-63. doi: 10.12163/j.ssu.20211643
    摘要 ( ) HTML ( ) PDF (534 KB) ( )

    推动全民健身有序开展,已成为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全民健康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从政策学视角分析了国外大众体育与卫生健康融合发展的政策经验,审视了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进程,并提出了新时代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路径。从政策进程看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经历了由长期分离到融合发展的过程,二者的深度融合还存在制约因素。研究认为新时代要以满足人民运动健康需求为目标,修订完善法律法规,构建科学的政策体系,要明确政策主体,瞄准重要政策问题,优化整合政策资源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同时要秉承弱势补偿原则,促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走向均衡。

  • 王晓晨, 付晓娇
    2022,41(3): 64-70. doi: 10.12163/j.ssu.20211819
    摘要 ( ) HTML ( ) PDF (592 KB) ( )

    继健身和社交外,互动成为运动健身App网络社群又一显著功能,提升了社群成员的情感能量。本文对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运动健身App Keep社群展开网络民族志研究,探究社群成员的互动行为和情感构建过程。研究认为:健身成为互动的关注焦点,凸显运动健身App的实用功能;情感贯穿互动、共享全过程,提升运动健身App的情感体验;健身互动产出促成集体兴奋,共建运动健身App的社交高潮;社群成员通过共同关注焦点、情感共享、集体兴奋的互动仪式,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动健身App网络社群的互动仪式链。结合运动健身App网络社群互动仪式链属性和网络平台特征,有关部门应理性引导运动健身App网络社群互动行为的健康发展。

  • 王凡, 戴健
    2022,41(3): 71-77. doi: 10.12163/j.ssu.20220139
    摘要 ( ) HTML ( ) PDF (566 KB) ( )

    采用问卷调查法,引入服务己化、自创价值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并检验了手机运动App特征对大学生运动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证实:手机运动App特征、自创价值、服务己化分别对大学生运动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自创价值和服务己化在手机运动App特征影响大学生运动意愿的过程中具有多重中介效用。鉴于此,从强化手机运动App特征、加深大学生服务己化状态、促进大学生自创价值等方面入手,提出提升大学生运动意愿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与体育强国事业的加速推进提供理论支撑与依据遵循。

  • 竞技体育
  • 刘兴
    2022,41(3): 78-85. doi: 10.12163/j.ssu.20220295
    摘要 ( ) HTML ( ) PDF (441 KB) ( )

    动作是表现蹦床项目特征和展示运动员竞技水平的主要载体,是训练和竞赛的核心内容。动作分类是任何竞技体育项目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目前国内外尚未见蹦床动作分类研究报道。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与问卷调查法、影像资料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按照蹦床动作体系特点,以蹦床动作结构为分类依据,首次提出了蹦床动作分类方法和动作体系结构。旨在深化项目规律认识,把握项目发展趋势,推动项目创新发展,为构建我国蹦床运动理论体系提供参考。

  • 刘英东, 李春月, 刘光宏, 郝庆威
    2022,41(3): 86-92. doi: 10.12163/j.ssu.20212285
    摘要 ( ) HTML ( ) PDF (557 KB) ( )

    鉴于2024年和2028年奥运会的申办遇冷,本研究依据《奥林匹克2020议程》提出的“出于可持续性的原因,预选赛和正式比赛均可在主办城市之外的城市或者国家举行”的改革导向,依循项目组合管理原理,采用演绎推理等研究方法阐述奥运会举办盈亏的历史演变及申办遇冷的根本原因;提出鼓励更多国家和城市申办奥运会的项目组合多元地域举办模式创想;演绎一国一地主办、多地协办,一国两地共同举办,两国两地共同举办,夏冬两奥均衡举办,五洲五城共同举办等5种奥运会项目组合多元地域举办模式。旨在为消解奥运会申办遇冷、确保并促进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邵凯, 董传升
    2022,41(3): 93-99. doi: 10.12163/j.ssu.20211379
    摘要 ( ) HTML ( ) PDF (471 KB) ( )

    为研究我国优秀体育运动队的角色行为特征,探索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角色沟通与团队决策的行为过程,本研究运用参与式观察法和访谈法,在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跟踪观察国家队、省队和市队共计20支队伍,并访谈领队、教练员、运动员22人,实地探寻我国竞技体育运动队的沟通行为与团队决策特征。研究发现:3年的实地观察发现体育运动队在沟通行为上存在着显性沟通、隐性沟通和技术性沟通3种形式,团队角色基础上的决策行为分为以教练员角色的决策过程为代表的任务型个人决策和以家长式领导决策过程为主的团队型集体决策。研究认为,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从团队行为提高成绩的角度应注重以下3点:1)充分发挥竞技体育运动队中领队作用;2)建立以运动员为核心的沟通机制;3)深耕以教练员为核心的团队决策体系。

  • 体育产业
  • 李凌, 张瑞林, 李张玉, 王旭
    2022,41(3): 100-108. doi: 10.12163/j.ssu.20211322
    摘要 ( ) HTML ( ) PDF (1042 KB) ( )

    公信力是维系体育彩票产业发展的关键,探讨公信力建设及其提升策略对体育彩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助Python工具获取相关网络评论文本,采用文本情感分析法探析社会评价对体育彩票公信形象的内容推断,即发现公信力下降已成为体育彩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研究从体育彩票相关利益主体理论维度切入,立足多元主体行为视角,运用博弈分析及仿真分析法,形成包含政府、体育彩票管理中心、消费者在内的三方协同博弈模型,深层次探讨体育彩票公信力建设及提升的最优策略。研究发现,三方主体的行为策略并不固定,会受到主体参与意识、政府严格监管、第三方监管机构监管力度的共同因素影响,且不同情况下其稳定策略不同。提升策略:以彩票立法为基础,加强体育彩票精细化管理;以信息透明为保障,试点推行实名制购彩;以完善监管机制为手段,强化体育彩票诚信监督体系;以公信力修复为措施,提升消费者购彩意愿。

  • 李改, 王斌, 刘炼, 林惠茹, 胡月
    2022,41(3): 109-116. doi: 10.12163/j.ssu.20210905
    摘要 ( ) HTML ( ) PDF (500 KB) ( )

    为全面探讨体彩不当宣传对体育彩民问题购彩的影响以及购彩金钱动机、购彩强迫型激情的链式中介作用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对3 120名体育彩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 20.0和PROCESS插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体彩不当宣传能够直接预测购彩金钱动机、购彩强迫型激情及问题购彩;2)体彩不当宣传通过3条路径的间接作用影响问题购彩:购彩金钱动机的中介作用、购彩强迫型激情的中介作用以及购彩金钱动机和购彩强迫型激情的链式中介作用;3)社会经济地位在体彩不当宣传与问题购彩间起调节作用,相对于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体育彩民,体彩不当宣传对低社会经济地位体育彩民问题购彩的影响更大。本研究构建的有调节作用的中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体彩不当宣传对体育彩民问题购彩的影响机制,为体育彩民问题购彩的风险预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建议关注体彩不当宣传对低社会经济地位体育彩民的影响,并弱化彩民的购彩金钱动机,帮助彩民理性控制以避免发展为强迫型激情,从而减少问题购彩风险。

  • 孙晨, 李荣日
    2022,41(3): 117-122. doi: 10.12163/j.ssu.20220162
    摘要 ( ) HTML ( ) PDF (553 KB) ( )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措施。本研究通过厘清数字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动态流变,剖析数字时代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的现实困境及肇因;并从制度优化、技术驱动、组织优化和行为规范等实践转向维度提出构建高质量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整合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平台工具、健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运行机制、创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动态监管模式等系列应对措施,旨在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治理提供参考。

  • 郑志强, 刘兵, 冯晓丽
    2022,41(3): 123-129. doi: 10.12163/j.ssu.20210171
    摘要 ( ) HTML ( ) PDF (533 KB) ( )

    法人治理结构是中国足协脱钩后实体化再造的内生动力。中国足协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以治理逻辑为起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法人制度规范为法理逻辑,以利益相关者与委托代理理论为逻辑支撑,其内在逻辑关系揭示了中国足协法人治理结构的现实缘起、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当前,中国足协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面临诸多困境:制度改革创新举措缺乏,治理结构体系碎片化;权力中心主义的根深蒂固导致多元主体协同参与边缘化;治理结构利益关系复杂,利益结构关系刚化和固化;激励机制偏弱,依靠“精英治理”效能低下;对外部环境适应性较差,协会的“社会合法性”有待提升。打破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路径在于技术突破,只有通过技术治理打破旧的治理结构才是协会改革的方向。中国足协法人治理结构的技术治理路径包含两个维度:1)治理结构转型中的技术治理,指治理方式的“法治化、规范化、技术化和标准化”,以及外部司法监管是技术治理的核心议题;2)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中的技术治理。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的盛行,这种数据化和网络化的治理手段不断被引入协会内部治理,进而推动协会治理方式变革。

  • 体育文化
  • 全海英, 尹博文
    2022,41(3): 130-136. doi: 10.12163/j.ssu.20212210
    摘要 ( ) HTML ( ) PDF (507 KB) ( )

    实现我国女性体育权利平等不仅能够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而且能够为构建和谐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奠定基础。本文根据体育权利的内在前提,构建女性体育权利平等的三维逻辑体系,通过梳理我国体育权利不平等的现象及原因,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实现策略。研究认为:精神、制度、物质3个层面是实现女性体育权利平等的内在逻辑,其中精神平等是内在目标,制度平等是指导思想,物质平等是现实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策略:1)精神层面:营造良好的女性体育参与氛围;2)制度层面:加强女性体育权利的立法、执法与司法;3)物质层面:打造切实满足女性体育需求的体育场地与消费环境。

  • 杨祯妮, 孙淑慧
    2022,41(3): 137-144. doi: 10.12163/j.ssu.20212253
    摘要 ( ) HTML ( ) PDF (573 KB) ( )

    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开展城市更新行动,以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当前我国众多城市选择以体育助力城市建设,是对城市更新实践的一种创新,更对实现城市全领域、全方位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英国利物浦通过体育措施完善了城市更新,加速了城市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助力城市更新的成功案例。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物浦体育助力城市更新的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进行研究。采取的实践举措:重视体育文化,更新体育空间,加强体育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据此提出:我国体育助力城市更新应视体育为促进城市更新的重要依托;围绕城市自身传统经营核心赛事;挖掘体育运动的文化内涵;不断打造新的体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