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4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1-20
      
  • 全选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 刘征
    2023,42(1): 1-6. doi: 10.12163/j.ssu.20221224
    摘要 ( ) HTML ( ) PDF (550 KB) ( )

    为探索体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新发展阶段中的体育事业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理顺了体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与现实依据,明确了体育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内涵和基本任务,构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和推进路径。研究系统地回答了在党的二十大后面对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新征程如何创新举国体制下国家体育发展方式、如何确立新时代我国体育治理的基本内容与任务、如何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通过广泛动员展开具体行动等亟须解决的现实性问题。

  • 笪可宁, 郭宝荣
    2023,42(1): 7-14. doi: 10.12163/j.ssu.20221343
    摘要 ( ) HTML ( ) PDF (602 KB) ( )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探索体育支持赋能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诠释体育支持的内涵,探究体育支持赋能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的作用机理。研究认为:体育支持赋能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存在着社区关爱服务羸弱、多元主体协同不足、体医融合服务缺失、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等现实困境。体育支持赋能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的纾解方略:优化社区服务,奠定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基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格局,形成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合力;共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提升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水平;健全政策法规体系,保障老年人社区关爱服务落实。

  • 崔运坤, 贾燕, 夏忠梁, 孙晋海, 米靖
    2023,42(1): 15-20. doi: 10.12163/j.ssu.20220615
    摘要 ( ) HTML ( ) PDF (576 KB) ( )

    对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概念、特征与要素进行研究,能够丰富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的研究视角、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研究认为,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指为达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事业相互交融、互为一体的状态,进而实现科学运动促进健康的目的,共生单元在一定共生环境中按照某种模式形成的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资源的生产、交换和配置关系。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具有人本性、全面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共生单元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组织;融合共生的行为模式是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对称互惠共生,组织模式是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一体化共生。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融合共生的基础是自然环境,融合共生的保障是人工环境,融合共生的关键是社会环境。

  • 臧博, 张春萍, 李世民
    2023,42(1): 21-28. doi: 10.12163/j.ssu.20221136
    摘要 ( ) HTML ( ) PDF (543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梳理国内外体育城市更新的相关文献,建立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并对澳大利亚悉尼、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和英国谢菲尔德等典型体育城市进行案例分析,研究体育设施赋能城市更新的价值意蕴、国际反思与启示。价值意蕴: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带动城市硬件升级;推动体育跨界融合,促进城市经济再生;优化公共空间建设,完善公民社会福利。国际反思:体育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巨额投资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大型体育赛事的短期需求造成长期运营利用率不足,体育设施存量超出职业俱乐部需求导致场馆闲置。启示:扩大公私合营的内涵与外延,拓展融资渠道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理性建设保证赛后长期运行效果;以实际需求建设体育设施,创新商业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 学校体育
  • 李王杰, 芦金峰
    2023,42(1): 29-35. doi: 10.12163/j.ssu.20210714
    摘要 ( ) HTML ( ) PDF (507 KB) ( )

    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比较学校情境下初中生锻炼和不锻炼负性情绪差值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显示:初中生参加学校体育锻炼可以显著且稳定地缓解负性情绪(P<0.05);体育锻炼对女生、独生子女、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减少负性情绪的效应更显著;在以城市和地区为单位的宏观视野下,学校体育锻炼对调节学生负性情绪的作用发挥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效应。基于以上结果,学校体育活动应当作为一个验证有效的、普惠性的、兼顾教育公平的心理健康疏导手段,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

  • 张丽军, 孙有平
    2023,42(1): 36-43. doi: 10.12163/j.ssu.20210672
    摘要 ( ) HTML ( ) PDF (475 KB) (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赋权增能是促成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进有效实现的重要抓手,主要强调追求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体育教师作为课程改革关键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应是对其的赋权增能行动。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境阐释体育教师赋权增能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探讨在现实推进中面临的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尝试性地提出若干应对策略。研究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赋权增能主要是指以赋权于师条件上的改善、权能平衡认识上的改变与教师增能行动上的改造为主的“物—事—人”三维度行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赋权增能面临着课程改革“变”与客观条件、主观认识及具体行动等“不变”的关键问题。为此,本着自上而下课程改革本体调适与自下而上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优化双向思路去寻求应对策略,提出应从改革重心下移、构建专业共同体、关注教师实践递进式入手进行更多可操作性的探索。

  • 李静, 王赫
    2023,42(1): 44-49. doi: 10.12163/j.ssu.20221262
    摘要 ( ) HTML ( ) PDF (445 KB) ( )

    目的 了解大学生锻炼拖延状况,探讨目标设置对大学生锻炼拖延的影响。方法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海事大学942名体育俱乐部的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不同的目标设置方法对中度拖延以上的40名男大学生进行12周的实验干预。 结果 1)大学生有锻炼拖延倾向的占80.68%,其中中度拖延以上的多达53.72%。2)实验后实验组锻炼拖延倾向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也显著低于实验前得分,下降明显。3)实验期间实验组学生锻炼拖延行为发生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实验组减掉体重(4.66±0.55)kg,完成了锻炼目标,对照组减掉体重(2.83±1.04)kg,目标没有完成,实验组锻炼绩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大学生群体的锻炼拖延问题比较严重,采用目标设置方法将锻炼的长期目标划分为阶段性的短期目标可以显著降低大学生的锻炼拖延倾向水平和减少锻炼拖延行为,并对提高锻炼绩效水平有显著影响。

  • 群众体育
  • 刘鸿民, 常波, 高海宁
    2023,42(1): 50-56. doi: 10.12163/j.ssu.20221062
    摘要 ( ) HTML ( ) PDF (567 KB) ( )

    《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强化全民健身激励,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旨在通过“运动银行”网络平台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在体医融合背景下对我国各省市“运动银行”网络平台的建设以及美国典型运动平台的运营情况进行分析,为促进我国“运动银行”网络平台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研究认为:目前我国“运动银行”网络平台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均衡发展、服务功能、营利手段与页面设置、服务范围与程度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和局限,阻碍其发展。建设策略:政府、企业双方协同促进区域联动;以运动服务为主旨进行创新性变革;柔化营利方式,改良页面设计,提高操作便捷性;促进体育局、卫健委、企业与“运动银行”网络平台合作,进一步完善服务功能,进而构建科学、合理、实用、高效的全国性健康促进线上服务平台。

  • 李扬, 方慧, 王随芳, 陶琳
    2023,42(1): 57-63. doi: 10.12163/j.ssu.20221021
    摘要 ( ) HTML ( ) PDF (563 KB) ( )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保障人民健康需要整个社会系统基于差异化需求提供精准品质化的体医融合服务。运用政策网络理论,从需求侧、供给侧、环境侧等方面分析体医融合服务的政策网络构成、特征与主体间的互动逻辑。研究发现体医融合服务政策网络中存在着议题网络的服务需求有待引导、专业网络与生产者网络供给乏力、政策社群与府际网络的环境侧支持羸弱等问题。研究得出体医融合服务的耦合协同构想:需求侧引导议题网络的服务需求提升,供给侧加大专业网络与生产者网络的供给,环境侧强化府际网络与政策社群的环境支持。

  • 王静, 孙晋海
    2023,42(1): 64-72. doi: 10.12163/j.ssu.20210481
    摘要 ( ) HTML ( ) PDF (929 KB) ( )

    推进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举措,是提高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率的关键手段。借助协同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现状,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阐释多元治理主体参与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策略选择、影响因素及演化路径。研究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效率有待提高,政府是核心治理主体,治理方式呈多主体协同趋势,治理主体利益、农村体育资源、农村社会资本、农村体育制度是影响协同治理的主要因素。由此,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模式,并从建立完善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影响机制、建立高效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机制、建立科学的农村公共体育服务评估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 段昊, 吴香芝, 刘耀荣, 杨长岭, 王明伟, 杨鸿晔
    2023,42(1): 73-78. doi: 10.12163/j.ssu.20212330
    摘要 ( ) HTML ( ) PDF (587 KB) ( )

    采用文献资料、网络查询、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大数据视角对正在落实体医融合的机构、事件、项目案例进行收集和整理,对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功能作用等进行分析,总结理论依据和发展规律,进而提出体医融合案例推行方案。研究认为,依据体医融合共同促进健康的实现机制,可以将体医融合案例分为两大基础类别:一类是体育手段促进健康类,另一类是体育手段和医疗手段共同促进健康类。依据体医融合案例的功能作用,将其分为疾病治疗类、疾病康复类、疾病预防类和常规健康促进类;依据体医融合案例的运行方式,将其分为市场运营类、非营利类和公益推广类;依据体医融合案例的表现形式,将其分为医院康复科类、康复医院类、专业公司类、养生中心类、社区服务类、校园类、健身会所类和居家类。以案例表现形式为基础,结合实现机制、功能作用和运行方式,提出推行方案:普及体医融合知识,增强体医融合意识;注重案例收集,优化体医融合信息数据库;扩大体医融合案例宣传,创新体医融合方式;归纳成功案例理论依据,加大体医融合力度。

  • 刘娜
    2023,42(1): 79-86. doi: 10.12163/j.ssu.20210412
    摘要 ( ) HTML ( ) PDF (548 KB) ( )

    为探讨社区体育环境因素、父母支持因素对青少年非在校期间身体活动的综合影响,并考察父母支持因素的中介效应,采用《社区体育环境量表》《父母支持量表》和《国际身体活动量表-短表》,对1 109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非在校期间身体活动的性别差异显著(P<0.01),社区体育环境因素、父母支持因素的学段差异皆显著(P<0.01);社区体育环境因素、父母支持因素对青少年非在校期间身体活动的正向影响皆显著(P<0.001),并且在社区体育环境因素影响青少年非在校期间身体活动时,父母支持因素具备中介效应。 结论 青少年男生非在校期间的身体活动状况好于女生,初中生对社区体育环境满意度和父母支持水平皆高于高中生;在非在校期间,社区体育环境因素、父母支持因素是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的激励因素;社区体育环境因素既可以直接促进青少年在非在校期间积极从事身体活动,还可以通过提升父母支持因素的水平而间接促进青少年非在校期间的身体活动。

  • 刘晴, 王世强, 罗亮, 黄晶, 高鸿辉
    2023,42(1): 87-93. doi: 10.12163/j.ssu.20220066
    摘要 ( ) HTML ( ) PDF (1033 KB) ( )

    面对迅速增长的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需求,产业化发展成为破解供需难题的有效措施。从产业链整合理论视角对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产业化发展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产业价值链不明晰、产业技术链融合效果不佳、产业产品链规范尚未形成、产业信息链不畅通、产业服务链要素资源极度匮乏等问题。研究认为,我国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服务产业化发展应以价值提升为方向,激发产业发展动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技术链协同演进;以产业融合为重点,提高产品链供给质量;以高效流通为目标,构建全景产业信息链;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打造成熟产业服务链。

  • 竞技体育
  • 刘排, 杜志伟
    2023,42(1): 94-100. doi: 10.12163/j.ssu.20221173
    摘要 ( ) HTML ( ) PDF (1082 KB) ( )

    近年来,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异化行为延滞了联赛的健康发展,引发社会公众的广泛热议。为优化联赛竞赛环境,推进联赛高质量发展,以共生理论为学理依据,从共生单元、共生界面、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基本要素入手,对联赛球员异化行为进行审视,并提出治理路径。研究发现,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异化行为存在球员与对手、教练员、裁判员、球迷间共生性不强,训练竞赛与社会生活中球员异化行为频发,共生单元间缺乏连续、互惠的共生关系,球员异化行为的滋生条件亟待规范等问题。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员异化行为的治理路径:多维协同,增强球员与对手、教练员、裁判员、球迷间的共生关联;提质培优,促进球员训练竞赛与社会生活的和谐发展;补足差距,培育共生单元间连续、互惠的共生关系;强化治理,阻遏球员异化行为的滋生。

  • 辜德宏, 田兵兵, 扈春荣
    2023,42(1): 101-107. doi: 10.12163/j.ssu.20220795
    摘要 ( ) HTML ( ) PDF (509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独立以来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成长轨迹、特点、政社关系及作用的调整等进行梳理。研究认为,依据竞技体育发展中政府与社会、市场力量间的作用与关系,其成长轨迹可以划分为3个不同的阶段。其成长特点表现为满足多元主体需求以拓宽成长通道,在政府的帮助下破解重要资源困境,自治性发展中政府的适度调控,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并呈现了“强社会、弱国家”“强国家、弱社会”“强社会、弱国家”的政社关系及作用调整的发展演变格局。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发展需坚持以人为中心,服务于多元价值主体,供给多元竞技体育产品;以办训、办赛为突破口,进一步调适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的政社关系;协同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推进我国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遵循市场竞争规律,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提升自我发展的造血能力。

  • 李雨珊, 刘嘉林, 苏虹任, 张莹
    2023,42(1): 108-114. doi: 10.12163/j.ssu.20220796
    摘要 ( ) HTML ( ) PDF (900 KB) ( )

    大型体育赛事是举办地传播积极理念、展现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实现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对普及碳中和理念和弘扬绿色低碳的社会新风尚具有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案例研究等方法梳理大型体育赛事碳排放现状、碳中和行动的发展历程和实现流程,结合北京冬奥会等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行动实践,提出碳中和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的碳排放总量较大,且集中在筹备阶段和交通领域;应通过构建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管理机制,设立碳中和激励目标,准确掌握赛事碳排放情况,采取多样化措施等路径实现我国大型体育赛事碳中和,推动碳中和管理精细化发展,为未来大型体育赛事及活动实现碳中和提供启示与借鉴。

  • 体育产业
  • 任波
    2023,42(1): 115-122. doi: 10.12163/j.ssu.20220246
    摘要 ( ) HTML ( ) PDF (570 KB) ( )

    “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体育“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环节绿色低碳发展、体育“供需—价值—企业—空间”全链路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内涵。“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需遵循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导向,对接体育产业供给侧创新发展与需求侧低碳发展,推进体育产业“组织—结构—布局”三维变革,实现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竞赛表演业、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业等业态低碳转型发展。针对“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财税价格、绿色金融、投资引导政策不完善,低碳体育技术开发与应用不足,低碳体育供给与需求不足,低碳体育多元主体协同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从政策引领、技术赋能、供需协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我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 李海杰, 张颖, 王晨曦
    2023,42(1): 123-130. doi: 10.12163/j.ssu.20211240
    摘要 ( ) HTML ( ) PDF (737 KB) ( )

    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通过技术和服务辐射带动地区发展,但资源虹吸可能制约区域内落后地区的发展,从而加剧地区间的发展不平衡。因此,地区经济协调与均衡成为区域体育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趋向。为判断其实施效应,基于一体化的政策效应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与集聚效应,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考察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对地区经济的平均效应与动态效应。结果显示:长三角体育产业一体化对地区经济协调与均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推动作用显著,且随时间推移呈现递增趋势。因而从政府积极作为、形成区域体育产业互补合力、优化利益分配与共享机制、提升资源要素整体效能等方面提出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一体化促进地区经济协调与均衡发展的建议。

  • 焦强, 范尧
    2023,42(1): 131-137. doi: 10.12163/j.ssu.20221357
    摘要 ( ) HTML ( ) PDF (477 KB) ( )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推动我国体育产业供求均衡和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全产业链为视角,深入剖析体育产业供求均衡存在的问题:供需链方面,市场多元主体缺位,公平竞争仍存短板;企业链方面,分工合作缺乏深度,风险规避能力较弱;空间链方面,区域发展不均衡,全球竞争能力不足;价值链方面,产业经济附加值低,产品同质化严重。本研究深入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保障:加大对体育行政部门的权力约束,完善市场竞争机制;落实落细财税政策帮扶机制,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监管体系;消除区域协调联动壁垒,积极融入体育产业全球化发展;强化数字技术赋能,推动体育用品由“制造”向“智造”转变。

  • 体育文化
  • 张天琦, 张崇龙, 邱森, 尹一全, 邱招义, 王寅博
    2023,42(1): 138-144. doi: 10.12163/j.ssu.20220873
    摘要 ( ) HTML ( ) PDF (481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研究法、逻辑推演法等,提出以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北轴的京礼高速为轴线建设京张滑雪旅游带的全域构想,并在借鉴国外滑雪旅游全域实践基础上提出实现路径。研究认为:国外滑雪旅游实践从区域一体化、经营全季化、参与全民化、业态多元化4个方面表现出全域旅游特征。基于此,推动京张滑雪旅游带全域旅游发展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全域滑雪旅游一体化发展;拓展服务项目,实现滑雪旅游景点全季化经营;寻找政策着力点,促进滑雪旅游全民参与;创新发展模式,构建滑雪旅游多业态共建格局等路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