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3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7-20
      
  • 全选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加快建设体育强国
  • 李荣日, 于迪扬, 李洪辉
    2023,42(4): 1-8. doi: 10.12163/j.ssu.20230260
    摘要 ( ) HTML ( ) PDF (661 KB) ( )

    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是实现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系统阐释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理论内涵基础上,勾勒出以政策制度为根本保障,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引擎,以深度融合为桥梁纽带,以市场一体化为关键抓手,以激活市场力量为重要依托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逻辑框架,并围绕战略布局与顶层设计、系统重构与全域更新、统筹协调与因地制宜、精密智控与靶向施治等维度,明晰数字经济驱动体育产业振兴发展的宏观方略与微观举措,旨在为新时代体育产业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照。

  • 谢翔, 史子禾
    2023,42(4): 9-15. doi: 10.12163/j.ssu.20221616
    摘要 ( ) HTML ( ) PDF (437 KB) ( )

    中国式现代化赋予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新的时代内涵。体育是中华民族教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共同构成了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表现为以“五个重大原则”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根本理念和以“教会、勤练、常赛”为根本方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要围绕坚持中国特色学校体育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自强;坚持立德树人,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资源配置,推进协同育人;提供学校体育现代化的“中国方案”四方面持续发力。

  • 殷鼎
    2023,42(4): 16-23. doi: 10.12163/j.ssu.20230090
    摘要 ( ) HTML ( ) PDF (518 KB) ( )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新《体育法》)已开始实施,为依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供了保障。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新《体育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研究认为:新《体育法》具有助推青少年体质健康国家战略、强化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校要求、直面青少年体质健康现实问题、擘画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蓝图的价值意蕴;新《体育法》从确立优先发展地位、重视不同群体、立足完整成长周期、明确主体职责要求、构筑立体活动体系等方面,目标指向全方位、全人群、全过程、全领域、全覆盖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贯彻新《体育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实践,要完善考试和监督办法,健全相关机制,制定配套法规,不断开创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新局面。

  • 学校体育
  • 丰涛, 赵富学
    2023,42(4): 24-30. doi: 10.12163/j.ssu.20230134
    摘要 ( ) HTML ( ) PDF (449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演绎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分段推进展开系统研究。研究认为,建设资源、建设经验、建设平台、建设主体是全面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素。通过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完备完善经验交流程式、深化细化平台建设导向和积极推进建设主体合作,助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完成“资源夯基—经验助力—平台支撑—主体引领” 的分段推进,进一步整合建设协力,推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长效化与高质量发展。

  • 张崇龙, 王忠波, 王忠瑞, 蒋雪涛
    2023,42(4): 31-37. doi: 10.12163/j.ssu.20230195
    摘要 ( ) HTML ( ) PDF (516 KB) ( )

    体育健康教育在转变青少年体育健康观念、培养体育健康技能、提升体育健康能力、促进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是新发展阶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从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及其行为识别、供需主体共同价值构建、供需主体治理模式选择3个方面,构建新发展阶段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理论。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存在共同价值认同亟须合理形塑、多元治理模式缺乏有效融合、主体互动行为有待全面凝聚的问题。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实践策略:1)坚持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健康第一”理念,以制度导向约束共同价值认同方向;2)搭建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多元平台,促进治理主体行为有机融合;3)规范青少年体育健康教育协同治理主体行为方式,形成系统化的互动合力。

  • 夏冉, 王琪, 李经展, 项鑫, 杨健
    2023,42(4): 38-45. doi: 10.12163/j.ssu.20230277
    摘要 ( ) HTML ( ) PDF (704 KB) ( )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文献计量等研究方法,借鉴普赖斯公式,以学术迹测度方法比较分析了中美德日核心体育学者的学术迹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美德日核心体育学者的学术迹测度值以一种“正“走势不断增长,中国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学术发达国家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学术成果的产出数量与质量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中美德日学术迹产生波动的起因是成果扩散力度不够、学术传播渠道受阻和成果转换效力较弱;鉴于中美德日四国学术迹变化的动态对比,中国核心体育学者学术迹测度值的高低水平与其他三国相比处于劣势,且背后所体现的学术影响力存在缺位和缺失现象,但整体以一种线性姿态呈向上走势。研究建议:以高质量学术话语权建设目标为导向,创新推进我国体育学术评价改革方式;以国内外体育学科研究热点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指南,敏锐捕捉体育学术热点话题,推动和扶持一批国内优秀体育学术期刊参与到国际话语权争夺之中,拓宽学术传播渠道,提升中国体育学者自身的学术积累量度。

  • 群众体育
  • 焦长庚, 戴健, 史小强
    2023,42(4): 46-53. doi: 10.12163/j.ssu.20230465
    摘要 ( ) HTML ( ) PDF (558 KB) ( )

    创新体育治理体系、走体育善治之路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其中协同合作是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效能提升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从组织框架、角色参与、协调方式、运行环境4个维度对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供给进行多重逻辑探析,协同供给呈现从“无序耗散”结构至“有序统一”结构的应然转换过程;同时从归因、转向、阈值等要素视角解析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驱动机制。在梳理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结构张力脉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采用弹性治理方式强化协同供给动态平衡与组织韧性,形成共治、共商、共建、共享、共融的弹性网络结构,以此促进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协同供给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张伟国, 卢文云
    2023,42(4): 54-61. doi: 10.12163/j.ssu.20230147
    摘要 ( ) HTML ( ) PDF (679 KB) ( )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体医融合治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本研究探讨了数字赋能体医融合治理的现实价值与实践困境,并提出推进策略,以期为提升体医融合治理效能、推动体医融合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认为:数字赋能体医融合治理的现实价值主要在于推动体医融合治理结构协同开放、治理决策科学民主、治理资源高效配置、服务供给精准普惠、治理评估长效运行;在具体实践中仍面临治理主体缺乏数字赋能的理念思维、制度设计滞后、数字技术支撑不足、数字鸿沟阻抑等困境。为此,从革新理念思维 、完善制度设计、夯实数字技术支撑、弥合健康弱势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等方面提出数字赋能体医融合治理的推进策略。

  • 赵家庆, 何劲鹏
    2023,42(4): 62-68. doi: 10.12163/j.ssu.20221601
    摘要 ( ) HTML ( ) PDF (472 KB)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与实施,促使儿童家庭体育的健康有序发展成为家庭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议题。本文探讨家长参与儿童家庭体育的价值,明确其存在的困境,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促进策略,旨在促进家庭体育的开展。研究认为,多主体性、多空间性、多内容性、多目的性是家长参与儿童家庭体育的主要特征。家长参与儿童家庭体育的价值是社会践行“家国一体”家庭观的重要基石,是家庭践行“家-校-社”共育理念的重要环节,是家长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途径。但家长在参与儿童家庭体育的过程中面临着3个维度的困境:认知偏差和价值误判导致行为态度不积极,代际冲突和同侪效应导致主观规范不稳定,知识匮乏和体能不足导致知觉行为控制不达标。促进策略:加强外部推动,注重内部驱动,转变家长参与的行为态度;消弭代际冲突,发挥同侪效应,坚定家长参与的主观规范;利用网络媒体,强化自我约束,提升家长参与的知觉行为控制。

  • 朱江华, 李哲, 董亮
    2023,42(4): 69-74. doi: 10.12163/j.ssu.20230013
    摘要 ( ) HTML ( ) PDF (529 KB) ( )

    深化慢性病防治的体医融合服务工作是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抓手。体医融合慢性病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明晰其内在逻辑的基础上,研制一套整体性的体系框架。基于矢量论和三级预防视角,立足运动干预慢性病的健康效益,构建了横向包括病前免疫预防、病中征兆预防、病后再患预防的梯次性预防层级和纵向包含体育运动防治、医疗卫生防治的互补性防治主线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网格化框架。遵循多元主体协同原则,提出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效果监督的政府统筹推动,目标统一、资源整合、动力激励的部门协作推进,组织建设、业态升级、利益协调的社会参与推行的慢性病防治体医融合服务体系运行策略。

  • 吴彰忠, 张立, 钟亚平, 周意
    2023,42(4): 75-82. doi: 10.12163/j.ssu.20230365
    摘要 ( ) HTML ( ) PDF (850 KB) ( )

    新发展阶段,数字赋能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拓展中国式现代化体育新道路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国际视角,系统、全面地回答数字技术“为何、以何、如何”赋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研究认为:数字赋能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本质上是将数字生产力的功能特征融合应用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各子体系的实践活动。当前,部分发达国家高度重视运用数字技术赋能体育发展,有力推动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的互动协同、产品体系的优质可靠、资源配置体系的下沉社区、管理运行体系的高效有序、服务对象体系的包容普惠。我国应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在健全协同化供给机制、增强智慧化服务能力、促进精细化社区治理、完善平台化工作模式、营造普惠化包容氛围中的融合应用,以将数字赋能的工具优势转化为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治理效能。

  • 李博文, 陈长洲, 王红英
    2023,42(4): 83-89. doi: 10.12163/j.ssu.20230088
    摘要 ( ) HTML ( ) PDF (658 KB) ( )

    美国学者Hoover-Dempsey等于1995年提出了家长参与过程模型。该模型不仅系统阐释了家长参与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而且在模型前两层全面揭示了父母参与教育的影响因素。已有研究在国外社会文化背景下验证了该模型解释父母参与儿童青少年运动员培养的有效性,并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国内儿童青少年体育的研究。为了准确测量父母参与的影响因素,更好地检验家长参与过程模型的结构,提高模型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促进儿童青少年体育参与,以上海市小学生父母为被试,编制父母参与儿童青少年体育的影响因素量表。结果表明:1)父母参与的影响因素变量共计10个,且共同影响父母参与形式;2)父母参与的形式包含基于家庭参与、俱乐部参与、学校参与3种,影响因素中也包含对俱乐部、学校、俱乐部教练和体育教师邀请的感知变量;3)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是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的有效工具。

  • 竞技体育
  • 陈辉, 魏小斌, 苏炳添, 刘嘉俊, 陈小平
    2023,42(4): 90-98. doi: 10.12163/j.ssu.20230106
    摘要 ( ) HTML ( ) PDF (1217 KB) ( )

    基于东京夏奥会和北京冬奥会备战的实践案例,系统总结我国双奥备战的成功经验,结合世界竞技体育发展探讨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趋势,对于优化新奥运周期备战参赛效能及推进竞技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我国从创新双奥备战的顶层设计、优化训练与选拔路径、突出科技助力、细化组织管理模式、完善训练综合保障体系五大方面构建备战训练的路径。审视科学化训练推进过程,同步存在训练思想与理论建设滞后、专业人才队伍不足、体能训练理念冲突、剂量负荷调控受限、科技引领思维欠缺等现实问题。聚焦科技助力到科技引领竞技体育发展的必然转折,提出运动训练科学化发展趋势: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三位一体”训练模式趋向深度融合;基于高新技术的训练负荷趋向剂量投入与精准管理;基于能量代谢的专项运动特征研究更加细化;体能训练的前瞻性、系统性愈加深入;形成多学科、跨领域、国际化团队建设联合攻关新常态。

  • 王飞
    2023,42(4): 99-105. doi: 10.12163/j.ssu.20230314
    摘要 ( ) HTML ( ) PDF (507 KB) ( )

    体育明星商业行为治理是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实施依法治体方略的迫切需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明星商业行为治理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发现:我国体育明星商业行为治理的历史进程分为初步探索、加速推进、协调发展和多元治理4个阶段。现阶段我国体育明星商业行为治理囿于运动员法律主体地位模糊、体育明星商业活动管理存在缺陷、不同利益主体间存在冲突的现实困境,应从提升主体法治素养、拓展与深化运动员培养机制、实施法人治理与市场化管理、建立体育经纪制度、落实商业体育合同制度、健全纠纷解决机制6个方面加以优化。

  • 孙浩, 戴焱淼, 张业安
    2023,42(4): 106-114. doi: 10.12163/j.ssu.20230190
    摘要 ( ) HTML ( ) PDF (666 KB) ( )

    本研究旨在探讨电子竞技行为对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对上海市10 213名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martPLS进行数据分析,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果显示:1)电子竞技参与行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负向影响,但对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的负向影响不显著。2)电子竞技观赏行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3)电子竞技消费行为对青少年身体健康有负向影响,对社会适应负向影响不显著,但对心理健康有正向影响。4)青少年社会适应在电子竞技参与行为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在电子竞技观赏行为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电子竞技消费行为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也不显著。

  • 体育产业
  • 王璇, 沈克印
    2023,42(4): 115-121. doi: 10.12163/j.ssu.20230124
    摘要 ( ) HTML ( ) PDF (470 KB) ( )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发挥数字经济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对于加快体育强国建设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表现、思路并提出实施路径。研究认为:数字经济通过革新体育服务供给方式、赋能资源要素均衡发展、强化以人为本的核心性、推动产业低碳转型、构建数实共生生态体系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当前,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科技应用能力薄弱、体育消费升级存在伴生风险等问题。基于此,提出加快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推进体育产业数字化协调发展、强化体育产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科学构建数字体育消费格局等实施路径。

  • 孙哲
    2023,42(4): 122-128. doi: 10.12163/j.ssu.20230292
    摘要 ( ) HTML ( ) PDF (481 KB) ( )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产业协同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后冬奥时代,东北三省冰雪产业的市场潜力正逐渐显现。运用文献资料、社会调查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的内涵、现实机遇、现实困境与实践通路展开论述。研究发现,东北三省冰雪产业在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运动方面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与优势,但仍存在动力机制不足、联动层次偏低、运营管理短板、国内外双重压力削弱原始竞争优势等现实困境。东北三省应以强化顶层规划设计、突破制度约束、推动要素优化配置与贯彻开放发展理念为实践通路,促进冰雪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 体育文化
  • 李臣, 孙尧天, 郭桂村
    2023,42(4): 129-137. doi: 10.12163/j.ssu.20221007
    摘要 ( ) HTML ( ) PDF (1434 KB) ( )

    采用文献资料、内容分析、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运用管理学、传播学和文化学等学科理论知识,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行文逻辑,对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从政策工具的使用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政策内容主题方向两个维度构建二维分析框架,深入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相关政策中政策工具的具象类别选择。研究表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政策文本中供给型政策工具处于劣势,资金投入缺失;环境型政策工具成为主流,内部两极分化严重;需求型政策工具使用溢出,结构分布不均。据此,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家意志,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提出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健全政策体系,完善顶层设计;以“国之大者”为引领,保障政策工具均衡性,提高传播质量;以“中国故事”为突破,结合内容主题提高政策执行效能,实现普及推广等政策优化路径。

  • 刘婧怡, 孙葆丽
    2023,42(4): 138-144. doi: 10.12163/j.ssu.20230397
    摘要 ( ) HTML ( ) PDF (489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以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以北京冬奥会遗产为研究对象,整合国际奥委会与北京冬奥组委遗产系列官方文件,从愿景理念、组织保障和活动内容3个视角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北京冬奥会遗产工作在践行国际奥委会改革新要求的基础上承担起了我国重要历史阶段的使命担当,以共享未来为愿景,坚持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和廉洁办奥理念,整合政府相关部门、北京冬奥组委、遗产协调工作委员会、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及其他相关机构从不同层面共建组织保障,不仅充分完成了国际奥委会遗产内容的“规定动作”,同时深挖本土遗产,全力推进北京冬奥会体育、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7个方面遗产内容的落实与开展,呈现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北京方案”,为国际奥运遗产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