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20年, 第39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3-20
      
  • 全选
    |
    专题:体育精准扶贫研究
  • 肖坤鹏, 张铁民
    2020,39(2): 1-7. doi: 10.12163/j.ssu.2020.02.01
    摘要 ( ) HTML ( ) PDF (607 KB) ( )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体育助力“贫困治理”的政策历程,提出完善体育扶贫长效机制的政策前瞻。研究认为,体育助力“贫困治理”是通过政策的实施来保障贫困人口体育权益的重要途径,对健康、文化、教育、经济领域扶贫的助力构成了体育助力贫困治理的逻辑起点。40年政策历程取得的成就体现在:制定了农村体育的工作方针、规划了农村体育的顶层设计、明确了体育扶贫的工作思路、确立了体育扶贫的战略地位,但存在贫困人口体育权益保障水平有待提升、贫困地区体育工作统筹兼顾不够深入、体育扶贫融合发展能力尚需完善、体育扶贫多元功能发挥仍需重视等问题。提出:制定体育公共服务中长期规划,健全相对贫困的应对机制;夯实全民健身在健康中的地位,完善体育扶贫的法治制度;加大体育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增强体育扶贫的社会力量;打造人民满意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实现体育扶贫的增收能力等政策前瞻。

  • 夏明海, 曹烨程, 周少臣
    2020,39(2): 8-15. doi: 10.12163/j.ssu.2020.02.02
    摘要 ( ) HTML ( ) PDF (570 KB) ( )

    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体育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为贫困农村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了“体育+”的可行之路,而首要任务是对贫困农村地区进行体育资源开发。在体育资源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制建设,既包括“政府—市场—贫困地区”三方协同的体育资源开发机制、开发政策的监督机制、体育资源开发的精准扶贫机制,又包括法律保障、环境保护、评价问责、信息平台建设等配套机制。贫困农村地区体育资源开发可实施“体育+”精准扶贫模式,完善贫困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要坚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原则,发展贫困农村地区特色化体育资源;引入专业体育旅游运营商,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扶贫模式,走“体育+”产业化发展道路;实施“体育+教育”精准扶贫,培养体育扶贫人才;完善体育资源开发政策支持,加强实施保障。

  • 杨越, 骆秉全, 金媛媛
    2020,39(2): 16-21. doi: 10.12163/j.ssu.2020.02.03
    摘要 ( ) HTML ( ) PDF (737 KB) ( )

    贫困地区存在的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我国反贫困事业取得的成果。通过对我国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及内在机理进行探讨,进而明确“体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作用。研究认为:“体育+”在个体、家庭、社会3个层面对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起着促进作用;基于祖辈、父辈、子辈三代人的贫困变动路线,制定“体育+教育、产业、健康”3条实质路径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最后提出“体育+”运用于阻断贫困地区贫困代际传递中的政策建议。

  • 学校体育
  • 于素梅
    2020,39(2): 22-26. doi: 10.12163/j.ssu.2020.02.04
    摘要 ( ) HTML ( ) PDF (479 KB) ( )

    重点探讨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多元内涵与基本特征,认为一体化体育课程的价值取向总体上是要满足学生终身体育与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具体而言,不仅突出政策导向,也强调课程的服务性,注重促进全面发展的时代性。一体化体育课程的基本内涵聚焦于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等的多元整合,其中,纵向衔接主要指的是课程内容;横向一致是相对的,主要是基本运动能力,也包括“定级不定项”的专项运动能力;内在统一多指目标维度知、能、行、健的统一性;形式联合聚焦组织形式、修学类型等的多元化联合实施。一体化体育课程呈现科学性、系统性、衔接性、适宜性等基本特征。

  • 李兴盈, 汪晓赞
    2020,39(2): 27-33. doi: 10.12163/j.ssu.2020.02.05
    摘要 ( ) HTML ( ) PDF (436 KB) ( )

    全球儿童青少年的肥胖发病率逐年增高,身体活动不足,每天参加足够量的身体活动是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我国儿童青少年面对繁重的学业和大量的家庭作业,课外体育活动参与的时间大大减少,体育课成为了唯一能促使学生参与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的场所。通过SOFIT工具对上海市黄浦区5所小学的217节体育课的学生身体活动水平和教师教学行为进行了观测,分析发现:上海市小学生体育课中的身体活动水平偏低,能够达到50%以上时间进行中等到大强度身体活动(MVPA)的课时比率非常少。教师用于课堂管理和知识讲解的时间过多,且对促进学生进行MVPA的语言干预不够,这些均影响了学生的课内身体活动水平。建议除对学生的活动时间高度重视外,还应该重视学生课内身体活动强度;体育教师应做到“精讲多练”,推动学生积极的参与体育活动;注重开发优质的体育课程。

  • 白翠瑾, 李哲, 杨光
    2020,39(2): 34-40. doi: 10.12163/j.ssu.2020.02.06
    摘要 ( ) HTML ( ) PDF (771 KB) ( )

    2019年是中国体育划时代的一年,以《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为起点开启了体育事业的全新征程。幼儿家庭体育是学前教育的薄弱环节,父母的体育引导是家庭体育的重中之重。采用现象学方法,以幼儿父母访谈为抓手诠释幼儿家庭体育现象。结果认为:父母观念下幼儿家庭体育的掣肘包括主观因素的理念束缚、安全焦虑、指导孱弱、精力局限,客观因素的经济无力、规划无序、保障无依。针对存在障碍提出化解路径:通过革新理念调解传统意识的偏颇,通过制定指南消解育教于体的困惑,通过家园共育缓解精力、经济的压力,通过社会支持纾解供需之间的失衡。

  • 杨东博, 张强
    2020,39(2): 41-47. doi: 10.12163/j.ssu.2020.02.07
    摘要 ( ) HTML ( ) PDF (479 KB) ( )

    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是针对当前实践中存在的教学内容连贯性不强、纵向衔接不畅、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对终身体育和身心健康发展需求不足等现象的体育课程建设模式。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推进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贯彻“立德树人”工程的关键环节,尤其对培育实际参与体育强国以及“立德树人”工程建设的专业人才意义十分重大。鉴于体育课程一体化存在的建设困境,坚持问题导向,从现阶段一体化体育课程建设所面临的困境入手,重点研究一体化课程实践运行面临的制度困境、实施困境以及监督困境,发现目前课程一体化建设正陷入制度困境、实施困境以及监督困境之中,其建设受制于认知不统一、内容不统一、队伍建设不统一。为此,基于对困境及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突破困境的实践路径,即从统一目标上加强理念层面的顶层建设,从统一教学上加强内容层面的顶层建设,从优化监督上加强监督层面的顶层规划。

  • 王大鹏, 姜明金, 李国强, 尹兆友
    2020,39(2): 48-57. doi: 10.12163/j.ssu.2020.02.08
    摘要 ( ) HTML ( ) PDF (839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内容分析法,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2013年后我国25个省市出台的《XX省(市)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进行计量分析。首先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面分析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的适度边界,进而从层面-作用-工具三维框架研究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运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X维度上,我国校园足球政策工具选择是以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体,需求型政策工具为辅的模式。人才培养备受重视,但文化建设未受到足够关注。服务外包、外资引入、海外交流等方面被忽视。在X维度-Y维度上,我国校园足球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在供给型、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类型上均有较多体现,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成为重点政策目标,但仍需要细化,而文化体系、竞赛体系、组织体系指导性政策相对较弱。在X维度-Y维度-Z维度上,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政策相对较少,中观层面政策较多,符合政策工具“橄榄型”分布特征;在中观层面上,供给、环境、需求3个类型中均欠缺文化体系和竞赛体系的支持。

  • 群众体育
  • 蔡朋龙, 王家宏
    2020,39(2): 58-67. doi: 10.12163/j.ssu.2020.02.09
    摘要 ( ) HTML ( ) PDF (1074 KB) ( )

    市场化改革是政府联袂市场解决我国公共体育资源供需既有矛盾的主要动力之一,而其根本在于明晰政府角色定位。立足于“有限”“有为”“善治”理念,在梳理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中政府角色历史演变的基础上,对公共体育资源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分析与分类。提出立足于公益性体育产品供给,着眼于有效市场的建立两个方面的政府角色定位;继而审视我国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实践,认为现阶段公共体育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中政府的具体角色包括“基本公共体育资源的保证者”“市场化规划者”“制度供给者”“生产组织者”“有限生产者”“质量监督者”与“消费的引导者”等。

  • 刘路, 史曙生
    2020,39(2): 68-74. doi: 10.12163/j.ssu.2020.02.10
    摘要 ( ) HTML ( ) PDF (531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等对近代中国健康教育的演进历程进行梳理,考察其实践特色,探寻对当代健康教育改革发展的有益启示。研究认为:近代中国健康教育的发展经历了破除封建陋习的萌芽阶段、引介西方思潮的兴起阶段和构建本土体系的发展阶段;在实践的过程中以健康教育政策为引领,在学校健康教育和民众健康教育领域做出了大量富有特色的开创性工作,推动了我国健康教育的发展。以史为鉴,发展本土化的健康教育理论体系;以乡村为重点、以学校为载体、以体育为抓手,促进健康教育实践的良性发展是带给当下的启示。

  • 竞技体育
  • 卢文云
    2020,39(2): 75-81. doi: 10.12163/j.ssu.2020.02.11
    摘要 ( ) HTML ( ) PDF (565 KB) ( )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颁布对新时代竞技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为更好地发挥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相关要求。研究认为迈向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服务国家发展大局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竞技成绩下滑、运动项目的结构性缺陷、创新驱动不足、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后备人才萎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发展应充分发挥竞技体育的多元功能、构建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新体制、推动竞技体育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改革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强化奥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大力弘扬竞技体育文化。

  • 浦义俊, 辜德宏, 吴贻刚
    2020,39(2): 82-91. doi: 10.12163/j.ssu.2020.02.12
    摘要 ( ) HTML ( ) PDF (688 KB) ( )

    对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历史脉络、动力机制及其战略价值进行研究。基于日本政治、社会及足球发展演变规律特征,认为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1)军国民教育主导下以校园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二战前);2)奥运战略导向下以企业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3)国际化导向下以职业俱乐部为依托的足球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基于日本足球转型发展的动力特征,研究认为,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得益于文化建设、体制转型、战略支撑、人才锻造4个层面的动力助推。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在经济、教育和政治等层面皆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具体表现为:1)满足国家经济振兴诉求,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满足国家教育发展诉求,强化青少年身心健康基础;3)满足国家政治强大诉求,塑造世界一流强国形象。日本足球转型发展对我国足球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刘飞, 龚波, 田凤琴, 谢松林
    2020,39(2): 92-97. doi: 10.12163/j.ssu.2020.02.13
    摘要 ( ) HTML ( ) PDF (1040 KB) ( )

    2014年,英足总在全国贯彻实施了“英格兰DNA计划”,统一高层足球和基层足球的发展步调,全国青训系统的人才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得到提高,优秀年轻球员大量涌现,提升了各级别国家队的竞赛实力,在世界大赛中获得佳绩,对中国具有较好的启发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英格兰DNA计划”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足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明确和统一各级别国家队的比赛理念,引导全国足球发展方向;2)制定高质量全国青训大纲,向基层拓展延伸足球哲学;3)保障球员全面发展,适应现代足球高水平比赛竞争;4)提升基层青训教练量和质,有效践行统一足球哲学实践。

  • 高国贤, 练碧贞, 任弘
    2020,39(2): 101-106. doi: 10.12163/j.ssu.2020.02.14
    摘要 ( ) HTML ( ) PDF (715 KB) ( )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学研究方式发生着巨大变革。我国运动员选材研究在数据密集型科研范式时期遇到了理论困境。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理论研究过程进行系统研究。结论与建议:1)我国运动员选材理论处于小数据时代科研范式的交互发展阶段,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陷入了理论范式危机。2)大数据不确定性、关联性、完备性以及呈现方式可体验性的基本特征与选材理论形成了新的契合点。3)建议篮球运动员选材以数据为中心分层次分阶段建立优秀运动员选材预测体系,遵循先天特殊优势的选材准则,引入第三方评估资源,定位不同位置的模板系统,实现数据呈现方式可视化的发展路径。

  • 刘庆广, 徐扬, 诸文兵
    2020,39(2): 108-115. doi: 10.12163/j.ssu.2020.02.15
    摘要 ( ) HTML ( ) PDF (543 KB) ( )

    为进一步实现CUBA与CBA联赛新时期改革计划,疏通我国篮球后备人才战略培养路径,以“新时期”CUBA与CBA的人才衔接与培育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CBA联赛选秀球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存在问题包括组织机构衔接不畅、选秀球员竞技水平不精、人才培养观契合度不高及俱乐部注意程度不足4个方面。2)改善路径包括逐渐推进多元主体衔接度及流畅性、全面优化高校球员竞技能力及水平、消除人才培养僵化及保守化、扎实提升俱乐部关注程度及积极性。

  • 体育产业
  • 薛昭铭, 刘东升, 马德浩
    2020,39(2): 116-124. doi: 10.12163/j.ssu.2020.02.16
    摘要 ( ) HTML ( ) PDF (677 KB) ( )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案例分析法,以系统论为视角对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动力机制模型建构,并以江苏体育产业发展经验作为现实考察。研究认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政策性议题,其实践取向应围绕产业的商业性效益逻辑和体育的人文性功能价值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推动体育产业在社会主要矛盾、资源配置方式、产业结构模式、经济增长状态4个维度中积极寻求转向。推进体育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问题,系统运转的关键在于形成运动项目内涵丰富的内生机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环境的外发机制以及业态载体和空间载体充沛的内外联动机制。当前运动项目产业化内在张力不足、外部环境要素缺位、空间载体培育良莠不齐是现实挑战。提出注重深度内涵式发展、强化务实载体建设、营造适宜外部环境3个由意识理念引领到具体工作抓手的发展思路。

  • 王骏, 刘海荣, 何宁宁, 廖大伟
    2020,39(2): 125-132. doi: 10.12163/j.ssu.2020.02.17
    摘要 ( ) HTML ( ) PDF (711 KB) ( )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过程中,存在缺乏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研制、对安全风险评估不足、缺乏急救设施的配置、场馆现场管理人员缺乏应急管理的培训与演练、场馆现场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在高校体育场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现状基础上,依托应急管理理论与应急救援理论,架构由突发事件识别与评估模块、决策系统模块、应急救助体系模块、应急预案选择模块、应急救援的执行模块所组成的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建议:完善场馆管理规章制度,形成场馆对外开放突发事件应急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员工的应急管理理论培训与技能学习;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保持突发事件应急救援稳定的对外联系畅通。

  • 体育文化
  • 张晓义
    2020,39(2): 133-138. doi: 10.12163/j.ssu.2020.02.18
    摘要 ( ) HTML ( ) PDF (535 KB) ( )

    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建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理论,目的是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发展提供帮助。基于此,在界定理论建构涵义基础上,以归纳法为主要研究方法,按照现象观察→经验概括→理论建构的思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与结果如下: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近3届奥运会均遭遇不公待遇,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是因为中国在国际体育中地位不高权力不大,认为决定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体育中地位和权力(因变量)的因素应包括国际体育组织任职(自变量)、体育国际传播力(自变量)、体育话语体系(自变量)、体育外交能力(自变量);据此抽象出其共性,即它们都是主权国家体育国际影响力的组成要素;据此确定的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影响力,被解释项概念为体育国际话语权;由此形成了一个理论命题,即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存在因果关系;据此建构出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体育国际影响力的大小与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强弱呈正相关。最后对建构的中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理论存在的局限进行了阐释。

  • 路来冰
    2020,39(2): 138-144. doi: 10.12163/j.ssu.2020.02.19
    摘要 ( ) HTML ( ) PDF (491 KB) ( )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很多项目正面临着消失的风险。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评价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评价的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决策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绩效评价模型,为我国少数民族体育的保护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