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研究: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高质量发展
  • 李鑫, 李赞, 赵慧敏, 夏静
    2024,43(3): 1-8. doi: 10.12163/j.ssu.20240364
    摘要 ( ) HTML ( ) PDF (731 KB) ( )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解析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基本逻辑,并提出实践路向。研究认为,新质生产力与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双向赋能,新质生产力为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而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又不断催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变革。新质生产力赋能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体现在技术变革赋能竞技体育数智化发展,模式创新赋能竞技体育新活力发展,资源共享赋能竞技体育绿色化发展,产业融合赋能竞技体育多元化发展。我国竞技体育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在政策引导方面应坚持顶层设计与落地执行相结合,形成上下联动的共振效应;在技术提升方面应坚持基础理论与科技攻关相结合,形成自立自强的竞争格局;在人才培育方面应坚持自主培养与内外贯通相结合,夯实抢占高地的人才支撑。

  • 刘家韵, 王宏
    2024,43(3): 9-14. doi: 10.12163/j.ssu.20240212
    摘要 ( ) HTML ( ) PDF (557 KB) ( )

    新质生产力为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新质生产力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价值、困境和策略。研究认为,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资料和新质劳动对象分别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创新根基、提供动力源泉和奠定物质基础,这有助于实现体育产业全方位变革、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化体育产业资源配置。现实困境:体育科技型人才培养渠道有限,复合型人才匮乏;新兴技术与体育产业融合度不高,科技创新滞后;数据要素和低碳材料开发与应用不足,市场监管薄弱;体育资源整合与配置效率低,资源要素难以顺畅流动。据此提出优化策略: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强化体育产业的智力支持;以科技赋能为支撑,提升体育产业的智慧化水平;以绿色低碳为目标,推动体育产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以合作共赢为导向,提高资源整合和配置效率。

  • 杨阿丽, 何承龙
    2024,43(3): 15-22. doi: 10.12163/j.ssu.20240261
    摘要 ( ) HTML ( ) PDF (548 KB) ( )

    本研究主要探讨家庭体育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揭示亲子沟通与锻炼行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家庭体育教育问卷》《心理健康诊断测验》《亲子沟通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对1 049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家庭体育教育、亲子沟通、锻炼行为和心理健康两两显著相关。家庭体育教育对心理健康的直接效应显著,亲子沟通、锻炼行为以及亲子沟通和锻炼行为在家庭体育教育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和链式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家庭体育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可通过亲子沟通、锻炼行为的作用路径对心理健康产生间接影响。建议:推进立法,为家庭体育教育保驾护航;“校-社”协同,助力家庭体育教育开展;反客为主,主动开展家庭体育教育活动;以研促体,加强家庭体育教育研究的全面性。

  • 王琳琳, 张大超, 安宏
    2024,43(3): 23-30. doi: 10.12163/j.ssu.20240151
    摘要 ( ) HTML ( ) PDF (545 KB) ( )

    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逻辑理路。域外发达国家中小学体育跨学科学习教学的经验表明,成功实施跨学科学习注重政策体系设计与支持保障;关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与教学团队建设;设置管理机构,规范教学实施;建立激励导向的学习评价体系。据此提出我国面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进路:强化政策体系制定与执行,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提供时间与空间保障;健全学校教学管理方案,规范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行为;建立创新团队并整合教育资源,提升体育教师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能力与成效;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强调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力的培养。

  • 原世伟, 茅洁, 付志华, 葛丁丁
    2024,43(3): 31-38. doi: 10.12163/j.ssu.20240152
    摘要 ( ) HTML ( ) PDF (675 KB) ( )

    推进数字技术赋能体育教育评价转型是数字时代教育样态转型的新趋势,是实现中国式体育教育现代化的新赛道。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以技术嵌入理论为视角对数字技术赋能体育教育评价转型的内涵进行剖析,并探讨转型中的动力、问题与策略。研究认为:数字技术赋能体育教育评价转型需明确转型坐标系,进而通过要素重构与结构重建,实现功能重塑;其动力涵盖了体教政策的牵引力、教育转型的传导力、数字技术的支撑力、标准升级的驱动力与数据矫正的内需力。与此同时,数字技术赋能体育教育评价转型仍存在技术嵌入层面的算法偏见与伦理挑战、评价改革层面的制度缺位与路径依赖、推广应用层面的数字鸿沟与囚徒困境等问题,应通过补齐技术短板、优化制度框架、突破应用瓶颈三方面靶向策略实现高质量转型。

  • 李林, 赵富学
    2024,43(3): 39-45. doi: 10.12163/j.ssu.20240224
    摘要 ( ) HTML ( ) PDF (677 KB) ( )

    “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作为体育课程思政实践教学的新型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研究实践、提升实践性知识与技能等方面效果显著。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课程思政“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及教学调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在应对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理念薄弱、教学内容设计粗放、教学方法掌握不足、教学资源挖掘不深等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应从体验式的微主题、微内容、微平台、微评测4个维度,深度认识“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的组构程式,通过精确定位、精选内容、精研方法、精炼成果4条精选之策进行教学调适,助力体育教师进一步发挥“微实践”体验式课例设计的教学优势,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 谢洪伟, 郑志强, 张红艳
    2024,43(3): 46-53. doi: 10.12163/j.ssu.20240094
    摘要 ( ) HTML ( ) PDF (814 KB) ( )

    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是用好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缓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的重要举措。研究基于协同治理理论,采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揭示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困境的形成逻辑,分析国家有关政策的执行效应及地方政府、各职能部门与学校间的多重博弈关系。提炼厦门市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经验,发现民生体育价值理念能有效促使多元利益主体从博弈走向协同,地方政府整合协同治理要素,实施高位推动的治理结构、政绩共容的制度安排、权责匹配的集体行动与技术赋能的实践图景,能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协同治理的良好效果。

  • 群众体育
  • 杜长亮, 徐诺渲
    2024,43(3): 54-61. doi: 10.12163/j.ssu.20240139
    摘要 ( ) HTML ( ) PDF (547 KB) ( )

    利用关系网络的嵌入策略,发挥非正式体育组织内成员层级间的互动效果,是新时代赋予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背景下组织结构变革的重要任务。目前,非正式体育组织面临的困境是内部治理薄弱,群体结构失稳;资源持有不足,体育服务功能受限。本研究根据组织结构属性及关键任务的变化特征,将非正式体育组织划分为秩序导向型和兴趣导向型,针对其发展各阶段对群体互动表现力中“规则”和“创新”的需求侧重,选取组织的初创阶段及成长阶段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梳理关系网络嵌入的横向和纵向逻辑,研究认为秩序导向型非正式体育组织的设立前因是正式组织机械式结构和有机式结构的融合与确立,兴趣导向型非正式体育组织的设立前因是资源整合需要和社交需求,咨询网络有利于“秩序”行为的表现,友谊网络有利于“创新”行为的表现。据此提出治理路径:重视非正式体育组织关系网络的嵌入要素,通过耦合制度要素提供秩序维持的强劲治理动能,通过凝聚情感要素提供资源孕育的稳定治理结构。

  • 方雪默, 任叶挺, 陈元欣, 李京宇
    2024,43(3): 62-68. doi: 10.12163/j.ssu.20240159
    摘要 ( ) HTML ( ) PDF (538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的特点和价值进行分析,探讨微更新背景下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形式、困境与策略。研究认为,城市公共体育设施促进微更新是一种有机更新,常以“失落空间”为切入点,通过“针灸式”的改造理念,以“渐进式”为更新策略,以“参与式”为规划设计,触发周边环境的更新。城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形式主要包括桥下空间活化、屋顶空间激活、滨水区域再生、公园绿地嵌入、畸零空间修复等。当前面临的困境:改造成本较高,资金渠道单一;缺乏公众参与,脱离社区实际;忽视文化传承,过度商业化;政策难以落地,建设难度增加;设计缺乏论证,存在安全隐患。据此提出推进策略:强化政策引导,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倡导公民参与,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小微改造切入,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强化部门合作,提高政策执行效果;完善相关标准,提升设施安全质量。

  • 毛阳涛, 田俊龙
    2024,43(3): 69-76. doi: 10.12163/j.ssu.20240082
    摘要 ( ) HTML ( ) PDF (632 KB) ( )

    人工智能与行业融合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为加快体医融合进程,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梳理人工智能在体育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认为人工智能在体医融合中具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弥补体医人才需求缺口、提升体医融合体验等价值,但也存在理念、技术和政策困境。据此提出实施路径:加强理念宣传,促进个体行为转变;加大基础投入,助推关键技术突破;加强行业监管,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以此构建以人工智能产品为媒介、以用户数据为载体的体医数字融合路径。

  • 王文资, 赵洪朋
    2024,43(3): 77-84. doi: 10.12163/j.ssu.20240103
    摘要 ( ) HTML ( ) PDF (948 KB) ( )

    目的:探讨不同认知参与程度身体锻炼对老年人执行功能的影响及脑激活特点。方法:采用3×2混合实验设计,将51名老年被试随机分为3组,其中高认知参与程度(High Cognitive Engagement,HCE)身体锻炼组和低认知参与程度(Low Cognitive Engagement,LCE)身体锻炼组进行每周3次、每次60 min、共12周的中等强度身体锻炼,锻炼内容不同,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后分别对3组进行Stroop、1-back、More-odd shifting测试和fNIRS数据采集。结果:1)抑制功能方面,LCE组和HCE组Stroop任务不一致条件正确反应时缩短,前额叶激活程度提高;2)刷新功能方面,LCE组和HCE组1-back任务正确反应时缩短,前额叶激活程度提高;3)转换功能方面,HCE组More-odd shifting 混合任务正确反应时缩短,前额叶激活程度提高。结论:1)低认知参与程度身体锻炼能够通过提高大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程度改善老年人的抑制和刷新功能;2)高认知参与程度身体锻炼能够通过提高大脑左侧背外侧前额叶、右侧岛盖部、右侧三角部和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的激活程度改善老年人的抑制、刷新和转换功能。

  • 袁立媛, 张凤彪
    2024,43(3): 85-91. doi: 10.12163/j.ssu.20240173
    摘要 ( ) HTML ( ) PDF (501 KB) ( )

    全民健身智慧治理对促进体育治理现代化、建设体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阐释“制度-数字”双轮驱动全民健身智慧治理的基本内涵、逻辑理路、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为实现全民健身智慧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研究认为,“制度-数字”双轮驱动全民健身智慧治理是一种以制度和数字技术共同驱动的综合治理过程。该过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成果共享为逻辑起点,通过制度的规范引领与监督激励、数字技术的精准决策与互动共享、制度与数字技术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创新等,共同驱动全民健身智慧治理。全民健身智慧治理仍然面临法治体系有待健全、治理机制尚需完善、数字鸿沟现象突出、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等现实困境。据此提出实践路径:健全法治体系,推进智慧治理法治建设;完善治理机制,提升智慧治理效率;弥合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平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优化智慧治理服务。

  • 竞技体育
  • 邵凯
    2024,43(3): 92-98. doi: 10.12163/j.ssu.20240137
    摘要 ( ) HTML ( ) PDF (460 KB) ( )

    中国职业足球发展30年,出现了诸多社会性问题,给中国体育和中国足球带来破坏性影响。为积极探索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足球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运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对我国职业足球发展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我国职业足球发展存在职业足球管理主体权限不清、责任不明,职业足球发展监管缺位,职业足球从业者道德迷失,职业俱乐部价值目标迷离等失范问题。在资源保存理论视域下审视这些问题,结合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背景,提出全面振兴策略:厘清我国职业足球现有资源存量,推动不同资源间的交互作用;结合我国职业足球资源动态过程,形成资源波动上的螺旋机制;合理促进职业足球资源人际流动,实现振兴发展上的群体效能。

  • 袁佳音
    2024,43(3): 99-106. doi: 10.12163/j.ssu.20240157
    摘要 ( ) HTML ( ) PDF (479 KB) ( )

    在元宇宙赋能的背景下,竞技体育基于信息技术集合,形成现实体育与虚拟体育空间融合的体育新业态,竞技体育迎来发展的时代新机遇。研究发现,在展望元宇宙赋能竞技体育带来的新图景时,还应关注元宇宙可能对体育本质、数据安全以及公正秩序带来的潜在风险。通过规范分析方法,借整体法秩序对竞技体育的相关规定,如以人民为中心保障运动员身心健康、合规治理保障数据安全、规范赛事管理保障公正秩序等,为规避元宇宙赋能竞技体育的潜在风险提供相应指导。在此基础上,为使整体法秩序更好地保障元宇宙赋能竞技体育,提出在现有立法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元宇宙赋能竞技体育的“软法之治”、完善数据安全规制体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与技术研发等具体建议,为元宇宙赋能竞技体育提供具体可行的治理路径。

  • 体育产业
  • 焦强, 范尧, 张宇, 郑冠杰
    2024,43(3): 107-113. doi: 10.12163/j.ssu.20240117
    摘要 ( ) HTML ( ) PDF (593 KB) ( )

    依托新发展格局,提升体育竞赛表演业产业链韧性是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和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产业链韧性的内涵将体育竞赛表演业产业链韧性拆解为补链、疏链和强链能力,具体表现为产业链在面对外部压力或风险时的冲击抵抗能力、恢复重构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此“三力要素”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存在高度耦合。在此基础上识别新发展格局下体育竞赛表演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风险因素:断链风险,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堵链风险,竞赛表演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弱链风险,复合型体育人才本土供给不足。据此提出实践方略:补链方面,以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体育竞赛表演产业生态体系;疏链方面,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和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供求关系;强链方面,以多元化渠道提升体育竞赛表演业人才要素流通效率。

  • 王永杰, 刘青
    2024,43(3): 114-121. doi: 10.12163/j.ssu.20240163
    摘要 ( ) HTML ( ) PDF (709 KB) ( )

    数字经济是推动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廓清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成逻辑基础上,探讨其阻滞困境与实践进路。研究认为,数字经济赋能体育竞赛表演业高质量发展注重把握3个“新发展”要求,是数字经济与体育竞赛表演业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转型并达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但目前依然存在依存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数字基建差距显著、数字复合人才短缺、数字技术应用不足等阻滞困境。实践进路:完善数字政策导向体系,增强依法治体的贯通性和有效性;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构筑产业数字经济发展坚实底座;发挥多元主体协同作用,创新数字体育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数字整合应用能力,加快构建供需关系动态适配机制。

  • 体育文化
  • 孙瑞阳, 杨慧馨
    2024,43(3): 122-128. doi: 10.12163/j.ssu.20240063
    摘要 ( ) HTML ( ) PDF (579 KB) ( )

    “两创”方针的提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传承与发展带来重要启示。中国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应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薪火相传积蓄力量。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释中国武术文化“两创”的价值意蕴,认为“两创”是中国武术“守根”“铸魂”的必要之选,是中国武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经之路,是中国武术紧跟全球化发展步伐的必然之举。但当前中国武术文化“两创”仍面临传统武术文化失语、大众武术文化失位、竞技武术文化失真的现实困境。由此,遵循全面认知、去粗取精与返本开新的实践原则,提出传统武术文化创理念,完善话语体系;大众武术文化创品牌,重塑社会价值;竞技武术文化创特色,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两创”路径。

  • 田川颐, 张晓义
    2024,43(3): 129-136. doi: 10.12163/j.ssu.20240194
    摘要 ( ) HTML ( ) PDF (522 KB) ( )

    体育对外援助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管理、规范等需求在多年的实践中产生了一系列针对体育对外援助的规制。本研究通过考察当前我国体育对外援助规制的现状,认为我国体育对外援助存在着规制手段失衡、规制法律缺位、规制能力不足等问题。《对外关系法》作为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性法律,其颁布与施行为体育对外援助规制确定了新理念、新框架和新任务,也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指引。在此背景下,我国体育对外援助需回应《对外关系法》的要求完善规制: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引,更新体育对外援助的规制手段;以《对外关系法》为依据,健全体育对外援助规范;以深化拓展为任务,提升体育对外援助的规制能力。

  • 夏冉, 李经展, 柴宏琴, 王琪, 梁嘉鹏, 刘伟思, 丁奕
    2024,43(3): 137-144. doi: 10.12163/j.ssu.20240275
    摘要 ( ) HTML ( ) PDF (1991 KB) ( )

    提升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对于加快建设体育强国、促进我国体育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采用文献资料法、复杂网络分析法,从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3个维度分析近40年我国体育学者国际学术话语权演进历程并提出实践进路。研究发现,我国体育学者学术影响力、学术引领力、学术竞争力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国际学术话语地位由初期的边缘地位逐渐向学术中心迈进,但仍与学术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面临学术成果产出不足、高质量成果较少、学术传播滞后等挑战。据此,提出促进体育科研交流,应对国际体育挑战;提高体育学者发文量,拓宽国际体育学术影响力;优化体育学者培养与发展机制,培育具有国际引领力的学术领袖;拔尖中国特色体育学术研究成果,提升在全球的学术竞争优势等实践进路,以期多方合力提升我国体育学者的国际学术话语权,推动我国体育学科在全球学术领域中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