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2017年, 第3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7-10-25
      
  • 全选
    |
    冬奥会与冰雪运动
  • 冯雅男, 孙葆丽
    2017,36(5): 1-8.
    摘要 ( ) PDF (601 KB) ( )
    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基础,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诉求为研究导向,整合国际奥委会、冬奥会主办国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资料并进行分析,对冬季奥运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内涵、现实动因、历史演进、治理体系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冬季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内涵来看,是实现人、环境与城市、社会3个层面产生积极改变的长效方式;从现实动因来看,是内部动力和外部压力的共同选择;从历史演进来看,经历了早期探索、步入正轨、全面治理3个逐渐完善的阶段;从治理体系来看,涵盖指导纲领、组织架构、知识管理、申办要求、总结评估、团结合作、奥运实践7个方面,而在奥运实践中,主要涵盖场馆设施、空间规划、能源使用等10个范畴。
  • 专题研究
  • 任慧涛, 易剑东
    2017,36(5): 9-16.
    摘要 ( ) PDF (512 KB) ( )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外已有冬季奥运会筹办研究进行综述,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冬奥会筹办过程中的核心领域,包括冬奥会筹办的外部保障机制、内部控制机制、赛事运行机制和项目管理机制研究;第二是冬奥会赛事筹办的关键问题,包括筹办过程中的冬奥组委及利益相关者如何履行社会责任、冬奥会及测试赛如何保持生态平衡及促进环境保护、历届冬奥会筹办经验及知识管理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综述,提出吸收借鉴以往历届冬奥会的筹办经验,提升对冬奥会筹办工作的理解;重视冬奥会安保和医疗之特殊性,加强对自然条件的预测和控制,促进冬奥会筹办的保障机制建设;鼓励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开发端口前移,推进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善治文化普及,助力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治理变革,保证“3亿人上冰雪”承诺的履行。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苗治文, 李晓龙, 岳超
    2017,36(5): 17-22.
    摘要 ( ) PDF (1113 KB) ( )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民众对健身运动的热衷,以网络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健身活动悄然兴起,推动了全民健身与网络的深度融合。运用文献查阅法和专家访谈法等,通过分析全民健身与网络的结合现状,对全民健身与网络的高度契合性进行论证。以全民健身与网络技术的联动支持为理论背景,合理设计全民健身与网络支持的基本架构,在电子档案管理、信息技术保障、健身数据云分析、健身处方建立等方面进行阐释。研究认为:网络健身应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完善网络健身法规监管机制、打造网络健身品牌影响力、构建网络健身数据平台,保障全民健身与网络信息资源同步发展。研究结果对我国网络健身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任肇祥, 王莉
    2017,36(5): 23-27,36.
    摘要 ( ) PDF (317 KB) ( )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通过梳理竞技运动与全民健身的关系脉络,以竞技运动全民参与为视角,对如何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根本性发展进行了阐释与探讨。认为:积极打造品牌“同质赛事”,广泛开展国际化的体育交流,充分体现“三位一体”的“全”特点,促进体育产业与之融合发展;加大科研力度、加强科学化指导和人才队伍建设,均是竞技运动全民参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之有效之路。
  • 彭国强, 舒盛芳, 经训成
    2017,36(5): 28-36.
    摘要 ( ) PDF (1193 KB) ( )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进行了深度剖析。在回顾美国竞技体育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体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大学生体育联合会(NCAA)管理体制、职业体育联盟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基础上,认为健全的制度治理体制是美国竞技体育成长的基础;职业体育价值观念与自由教育理念的互动融合是美国竞技体育成长的根本;有效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共管共治是维持美国竞技体育成长活力的保障;职业体育“联盟体制”的战略顶层设计是美国竞技体育成长的动力;多方联通的组织运行机制是维持美国竞技体育持续成长的通道。提出健全我国竞技体育制度治理体制、推动竞技体育与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发挥竞技体育领域的多元主体协同共管共治、推进职业体育市场化改革、打造我国职业体育“联盟体制”等建议。
  • 李阳, 张廷安
    2017,36(5): 37-41.
    摘要 ( ) PDF (529 KB) ( )
    以布迪厄场域理论为模型,采用文献资料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场域自主性概念分析新时期中国足球的形势及问题。中国足球在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经济、社会场域以及传统惯习的冲击,但任何一个场域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相对自主性的构建。中国足球场域现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场域规制,表现为文化资本积弱积贫,经济资本的攫取式介入,以及社会象征性资本积累不足。因此,我国当前足球改革发展,应明晰场域界限,遵循自身逻辑或游戏规则来运作,确立自身价值体系,重视场域内被归并化文化资本的积聚和经济资本的“转换”,推动命运共同体的形成,重塑社会象征性资本。
  • 邹月辉, 张馨心
    2017,36(5): 42-46,96.
    摘要 ( ) PDF (384 KB) ( )
    中超联赛转播权出售是联赛的主要经营方式之一。长期以来,中超联赛转播权均以集中打包的方式进行出售,这种方式违反了我国《反垄断法》的相关规定。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中超联赛转播权垄断现状,探讨中超联赛转播在经营特征、法律性质等方面的特殊性,根据竞争性平衡理论分析中超联赛转播权反垄断豁免制度建立的必要性;认为我国应加快赛事转播权相关立法的完善,并制定合理的职业体育赛事转播权反垄断豁免制度,从而促进中超联赛转播产业的健康发展。
  • 刘光宇
    2017,36(5): 47-52.
    摘要 ( ) PDF (460 KB) ( )
    美国校园篮球是美国篮球发展的基石,其校园篮球文化更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并影响了美国辉煌的篮球历史。为了探究美国校园篮球文化的特点和内涵,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美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3方面分析美国篮球文化的特点。通过对我国校园篮球文化的审视,认为从加强物态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以及积淀校园篮球精神文化三方面入手建设我国校园篮球文化是可行之道。
  • 司亮, 王薇
    2017,36(5): 53-58.
    摘要 ( ) PDF (572 KB) ( )
    在推进体育产业、建设健康中国、助力新型城镇化、促进脱贫攻坚的大形势下,建造和培育体育小镇成为社会发展的任务之一。体育小镇的地理特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特有的空间,联系且影响着空间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实践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空间的生产”理论对体育小镇空间生产的理论框架进行解析。针对当前我国体育小镇空间具体实践活动中凸显出来的差序结构、资本泡沫、社会建构、人文消费的困境,探讨体育小镇空间生产逻辑下的权力、资本、社会和文化的制约因素,最终提出我国体育小镇建设中政治上注重权力引导、经济上引入社会资本遵循资本循环逻辑、社会上构建互动关系网络、文化上促进空间人文消费的路径。
  • 张智, 陈颇
    2017,36(5): 59-64.
    摘要 ( ) PDF (1496 KB) ( )
    通过搜集2002—2016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体育彩票销售额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重庆市各个区县体育彩票事业发展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体育彩票事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都市发展新区,渝东南、渝东北地区体育彩票事业发展实力整体偏弱,地域性寡占市场特征非常明显。2)2002—2016年间,重庆市各区县体育彩票事业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即体育彩票事业发展好的区县彼此邻接,发展差的区县也相互邻接,区域间存在正的空间自相关关系。3)从长期来看,各区县体育彩票事业发展的空间依赖程度逐年减弱,本地区受周边邻接区县的影响越来越小。4)近15年来,重庆市体育彩票事业发展集聚性强的区县居多,呈现“高—高”“低—低”的集聚分布特点,但“低—低”集聚特征更加突出,即体育彩票事业发展较差的区县在空间上分布更为集中。
  • 运动与健康科学
  • 焦宗元
    2017,36(5): 65-69.
    摘要 ( ) PDF (413 KB) ( )
    西方哲学的身体观经历了从“遗忘”到“复归”的过程,在认知领域也出现了“离身”到“具身”的转向。体育是以身体为依托的教育,体育认知是一种具身认知,是主体人根据自我需求通过体育对身体的改造过程,在此过程中完成了人—体育—人的认知过程,是人们认识自我的重要方式。把体育认知分为体育技术具身、体育文化具身和认知方式具身三个层次。体育认知为身体和认知理论提供了研究土壤,认知和身体理论也为体育认知研究在方法论和认识论上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范式。
  • 李真真, 王志锋, 康道峰, 徐丹, 乔德才
    2017,36(5): 70-75.
    摘要 ( ) PDF (1362 KB) ( )
    目的:揭示运动性疲劳发生、发展过程中纹状体脑区抗坏血酸(AA)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对胞外Glu浓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阐明AA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方法:以雄性Wistar大鼠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AA检测组(AAT)、AA补充组(AAG)和对照组(SG),采用微透析—电化学联用检测技术,动态观察一次性力竭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细胞外AA浓度的变化;采用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动态观察外源性补充AA对纹状体胞外Glu含量的影响。结果:AAT大鼠纹状体胞外AA浓度在运动初期未见著改变,运动后期与安静状态相比显著升高(P<0.01),恢复90 min时仍显著高于安静水平(P<0.05)。补充AA后,力竭性运动过程中大鼠纹状体胞外Glu与对照组的变化趋势相似,但Glu峰值出现的时间较对照组推迟约30 min,且大鼠运动至力竭的时间也显著延长(P<0.05)。结论:大鼠在力竭运动过程中纹状体胞外AA浓度升高可能是对自身抗氧化能力降低的一种代偿反应;运动前适当补充AA可以降低纹状体Glu浓度异常升高所产生的兴奋性毒性作用,延缓运动疲劳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AA的抗氧化和对纹状体胞外Glu的调节作用有关。
  • 陈平, 郭世豪, 孙剑
    2017,36(5): 76-81.
    摘要 ( ) PDF (767 KB) ( )
    目的:研究长期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胶原纤维形态结构重塑及大蒜素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采用胃酶酸解法、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放射免疫技术、双抗体夹心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心肌羟脯氨酸(HYP)的含量(并计算胶原浓度(CC))、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小动脉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VCA)、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表达、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HNP)、心肌AT1受体(AT1R)及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疲劳组大鼠心肌羟脯氨酸(HYP)、胶原浓度(CC)、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小动脉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VCA)、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心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表达、心肌AT1受体(AT1R)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PIHNP及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干预组大鼠较疲劳组大鼠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胶原浓度(CC)、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小动脉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VCA)、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血清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mRNA表达、心肌AT1受体(AT1R)及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IHNP及Ⅲ型胶原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结论:大蒜素干预能使长期运动性疲劳大鼠心肌纤维化早期良性逆转,可能与ACE mRNA、AT1R表达水平的改变有关。
  • 孙长良, 何敏学, 解超
    2017,36(5): 82-87.
    摘要 ( ) PDF (1082 KB) ( )
    目的:运用meta分析检验振动力量训练(VST)对我国运动员髋关节屈伸肌最大肌肉力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维普数据库、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了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应用Reviwer Manager5.2版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研究纳入文献的效应值进行检验。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振动力量训练对髋关节屈肌峰值力矩值[WMD=-10.84,95% CI (-21.35~-0.34),P<0.05],髋关节伸肌峰值力矩值[WMD=-23.98,95% CI (-45.88~-2.08),P<0.05],髋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值[WMD=-0.21,95% CI (-0.41~-0.02),P<0.05],髋关节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值[WMD=-0.39,95% CI (-0.76~-0.01),P<0.05]均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结论:振动力量训练对发展髋关节屈伸肌的最大肌肉力量具有较好的效果,振动力量训练能够提高髋关节屈伸肌的最大肌肉力量,使屈伸肌群的力量得到协同发展。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孙成林, 杨甲睿
    2017,36(5): 88-96.
    摘要 ( ) PDF (1280 KB) ( )
    在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成为变革高校教学方式主音符的时代背景下,以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为切入点,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参与式行学研”教学模式中,传统的“三固定”转变为“课前三自主、课中三互动、课后三学习”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填鸭式传教转变为“参与、实践、创新”三结合的自主教学方式,传统的定量评价转变为突出发展程度的过程性评价,教师由传统的“独白者”转变为体现信息时代的“六面人”,且实现了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提出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采用“参与式行学研”教学模式是合理的和可行的。
  • 冯振伟, 张瑞林, 杜建军
    2017,36(5): 97-102.
    摘要 ( ) PDF (434 KB) ( )
    具身认知理论的学术旨趣在于批判传统认知理论“离身”特征的二元叙事,并基于身心合一的一元论调,构建了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以及生成性,强调认知是身体、情境及其交互活动生成的结果。采用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域审视体育教学中的具身意蕴,探寻具身性体育教学的优化策略。认为身体作为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范畴,在体育教学情境中以主体、客体互融的角色生成认知,体育教学中的身体具有主体性、互动性、体验性的具身意蕴。基于现实体育教学实践的问题导向,通过树立“身体主体”的具身性教学理念;体悟“身体思维”的具身性教学方式;倡导“身体间性”的具身性教学方法;营造“身体生成”的具身性教学情境等优化策略,以期具身认知理论能够为解决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身体认知困惑提供理论支撑。
  • 林加彬, 柴娇
    2017,36(5): 103-109.
    摘要 ( ) PDF (822 KB) ( )
    体育学习兴趣由个体需要引起,是一种独特的动机变量。体育学习兴趣测量工具的开发存在一些不足。以Hidi兴趣发展理论为基础,编制《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量表》并建立常模。结果显示,体育学习兴趣由情境兴趣的激发、情境兴趣的维持、个体兴趣的萌芽和个体兴趣的成熟4个维度构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均表明,量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中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
  • 张晓栋, 张志伟, 肖丹丹, 吴瑜
    2017,36(5): 110-114.
    摘要 ( ) PDF (345 KB) ( )
    运用瑞典产QUALISYS-MCU50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对王皓、马琳正手弧圈球的动作技术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王皓和马琳正手弧圈球动作技术的运动学特征与异同,以期为乒乓球动作技术的科学诊断与训练提供依据。得出以下结论:(1)在引拍阶段,与马琳相比,王皓的右上臂离身体较远,右肘伸展的幅度和右髋、膝屈曲程度不如马琳充分;王皓和马琳躯干扭转非常充分。(2)挥拍击球阶段,王皓和马琳膝关节蹬伸动作不明显,伴有明显的旋内动作,蹬伸动作主要是通过展髋来实现,王皓的展髋幅度比马琳小。(3)击球时刻,王皓挥拍的速度低于马琳,一定程度上表明王皓正手直板弧圈球技术的击球效果不及马琳。
  • 甘荔桔, 李成梁
    2017,36(5): 115-120.
    摘要 ( ) PDF (482 KB) ( )
    对NBA与CBA在中国篮球市场中的地位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并借助“元规范”理论对NBA掠夺中国篮球市场资源对CBA的危害性进行阐释。研究表明:CBA与NBA的市场竞争中,在联赛核心资源(教练员和运动员等)、球迷资源、赞助商资源、媒体资源等方面全方位处于劣势,NBA在中国篮球市场的强势地位一旦确立,将会对CBA发展造成致命影响。建议CBA应依托举国体制优势成为中国篮球市场开发的“元规范”强势主体,加强与媒体巨头合作,激活俱乐部参与活力,积极学习NBA先进理念;同时加快中国竞技篮球各级系统规模与质量建设,尽快提高中国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 刘亚, 姜富生, 王玉微
    2017,36(5): 121-127.
    摘要 ( ) PDF (1526 KB) ( )
    目的:以运动技能“会能度”分类方法为切入点,对网球技术进行会能度分类,同时对网球技术与生活动作的相似度进行运动学解析,探讨网球技术会能度的特征,为体育院校网球技术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网球技术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运动录像影片解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会能度”分类方法对网球技术难易度进行测评,通过对网球技术与日常生活动作的运动学解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结果:1)教学中的12项网球技术分成“会与不会有明显区别”的技术和“中间型”技术。调查发现没有“会与不会没有明显区别”的技术,说明网球运动是一项需要学习才能够会的运动项目;2)运用运动录像影片解析法和肌电图数字化分析法,对正手击上旋球与生活中“打水漂”动作、双手反手击平击球与手持水盆“泼水”动作、平击发球与向高空抛网球进行同步测试,可知网球技术较生活动作会能度复杂,主要是由运动元素较多决定的。结论:网球技术基于会能度分类可分为3类,影响会能度特征的因素来自于动作元素。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李本一, 姚丹
    2017,36(5): 128-132,144.
    摘要 ( ) PDF (412 KB) ( )
    随着我国学校武术教学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人学理论的视角,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我国学校武术教学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探寻了学校武术教学陷入瓶颈的主要原因,即忽视了“人”在武术教学中的个体需要、主体地位确立、整体生成目标的达成等,并提出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推进学校武术教学人本价值回归;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校武术教学人性自由;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实现学校武术教学人学转向等建议,进而促使学校武术教学能够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魅力。
  • 邓以华
    2017,36(5): 133-137.
    摘要 ( ) PDF (480 KB) ( )
    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印证法、逻辑分析法、学术积累法和综合归纳法,从纵向梳理文化与武化融合的历史渊源及其变迁过程。研究认为:原始时期文德与武力的“混沌状态”构成武当武术起源的主要诱因;春秋战国时期文事与武备的“分离状态”构成国家安全的双刃剑;唐宋明清时期文韬与武略的“兼备状态”构成武术文化的准确融合。创新点:将文化与武化融合的历史渊源及其变迁过程概括为三种状态,即“混沌状态”“分离状态”和“兼备状态”;总结出孔子、老子、墨子对待“止戈为武”的不同主张。
  • 王柏利
    2017,36(5): 138-144.
    摘要 ( ) PDF (531 KB) ( )
    武侠电影对武术的世界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化内涵的匮乏不利于武术形象的塑造。从传播符号学视角,对武侠电影作品中武术文本符号及其传播的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武侠电影中武术动作的图像表达建构了武术形象符号;武侠电影作品中报仇雪恨、江湖争霸、民族精神弘扬的叙事主题,以及效忠旧主、家族本位的文化表达,为武术形象的生成营造了一个低俗的文化语境,诱发了武术负面形象的产生。而武侠电影作品对民族主义的狭隘恪守,对武术文化的片面解读,导致武侠电影作品文化意义的整体缺失,不利于武术文化的世界传播。赋予武侠电影文本正确的文化意义,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民族文化的正途。